本帖最后由 飘X00草帽 于 2015-12-8 03:06 编辑
啊哈哈,黑五剁手第二弹。不想写paper不想做project所以跑过来码字。
惯例,前排召唤大触@lemonbig
想必我也不用重申自己在HIFI这条路上对铁三角的感情了。从CKM500到AD2000X,我可以这么说,说道HIFI,最对我个人胃口的绝对是老铁了。纯正的日系作风,微甜而不腻的调音,友好的价格,还有手机也能直推的亲和力,这是一个站在业界最高水准的厂商所能带给消费者最完美的感受。
这次黑五CKMK跳水价(RMB1130入手),所以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买下了了。之前CKMK刚刚推出的时候,由于其售价迟迟未能一亲芳泽,现在也终于圆梦了。下面是分析+开箱。

来自官方的介绍。
类型为入耳式动圈,目前铁三角随身系的旗舰耳塞。

看哦看哦,我老铁用上了高贵的钛合金←A←
关于其驱动单元所使用的波明德合金,我跑去查了一查。 嗯,学名叫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铁钴钒软磁合金,其在所有软磁合金中拥有最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饱和磁致伸缩系数,居里温度高达980°C。嗯嗯,看不懂没关系,因为我也看不懂。不过按照其说法,因为其有着极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简单来说,在制作同等功率的电机时,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哦哦,明白了明白了,说白了就是不明觉厉的金属对吧w
OK,接下来做一点简简单单的科普。
关于 HIFI,许多人都抱有一个疑问,我有一个基友就问过我,总听你们说这个耳机好推那个耳机不好推,好推和不好推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很简单。关于耳机的参数分析,好推与否,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灵敏度和阻抗来分析。总的来说,高敏低阻就是好推的标准,而低敏高阻就是难推的标准。本来我准备了一大段推力段子来扯淡K701,不过我放弃了w,关于这个无需多言。
讲远了,回头来看咱们的主角CKMK。
102的灵敏度,17欧阻抗。灵敏度不是特别高,但是低阻来补。
具体的推力分析我放到后面去说。
11g的重量,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CKMK还是满让我吃惊的,居然有一种“沉甸甸”的手感——我的天,这可是塞子哦!另一边放着我的W40,掂量在手中就跟没有重量一样。
那么,简介看的差不多了,咱们来开箱。

外包装没什么好说的,一贯的风格了。
不过说实话想起了之前开箱AD2000X的时候 ,作为AD系列旗舰的AD2KX直接在外包装上用了烫金大字来表明自己尊贵的身份,然而CKMK显得低调了不少。私以为黑金的感觉会很有格调w

开盒。
整个包装被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细分为四个区域。
上左为耳机本体。上右为替换用的套子,分别为XS/S/L三个尺寸。本体自带的为M号。关于自带的套子怎么说呢,虽然这次老铁默认给的是橡胶套,而不像某石头厂会送一大堆什么双层套三层套(日穿耳膜)海绵套等等,不过自带的胶套感觉非常好。不论是隔音还是佩戴舒适度都到了上流水准,所以也没有必要去买一堆C套等着换了。
下部为收纳盒,这个是良心品,一会儿我详细说。
在本体下方其实是一个隔间,里面还有一条0.6m的延长线。同时注意延长线的接头从本体的直插变成了弯插。作为mod玩家,我要给这个细心的设计点一万个赞。

恩,这是我想要说的,本次CKMK的收纳盒。
硬质皮革,边角有强化材料保证盒子的结构强度。
内部暗藏玄机:

see?!see!!!
这才是真正的耳机收纳盒!
威士顿啊威士顿你看看!
大盒子的内部放进一个小的收纳盒,同时兼具绕线器的功能,还有一块擦拭布。
这才叫良心哎!
4000rmb级别的耳机做到这样的用户体验不难吧?W40抬不起脸了吧?
【我好像在我之前的开箱贴里还夸过W40的盒子,恩嘿嘿w】

收纳状态是这个样子的。恩,非常的安定。
再一次给这个盒子点一万个赞。

本体。
老铁的塞子外观一般都这样,大同小异。
不过使用了钛合金的外壳还是蛮亮闪闪的,从根本上突出了其高贵的地位2333333
和CKM500并排摆在一起的时候让后者就像是路边摊买来的东西一样。
因为老铁不喜欢和欧洲的厂商一样做绕耳式设计,所以这样略微弯曲的形状成为了老铁家塞子的标志。
在末端印有银色铁三角的徽记。

其塞头处标明了型号,CKM1000。左耳采用蓝色标注,右耳采用红色。

接头特写。次元通用3.5mm USB柱形接头,镀金。说起这个,我突然想起来之前看到苹果说在研发什么2.5mm还是2mm紧凑型耳机接口,我只想呵呵呵呵。愚蠢的人类哟,以后你们只用小白听歌就好了嘛w,以后耳机厂商还要再出一根适配线来捞钱w

延展线母头,依然是镀金。

延展线公头,镀金弯插。
OK,开箱也差不多了,是时候来讲一讲使用感受了。
首先,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佩戴。
不论你能够展现如何完美的音乐,带着不舒服的耳机就是绝对的失败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在佩戴方面,CKMK对我来说是接近满分。塞头贴合耳道,本身的大小也不算大。不过对于耳廓比较小的用户来讲,长时间佩戴这支塞子可能会觉得有些不适。
听诊器效应。
我在网上看了那个什么 小熊在线的评测。恩,文中说,没什么听诊器效应。我呸。
这就是典型的睁着眼睛说瞎话,欺骗消费者。
对于塞子来说,主流的线材有两种,一种是包胶线材,也就是俗称的面条线,特征是通体圆形,外面包裹着一层或多层橡胶起到保护的作用,摸上去手感光滑,有不错的弹性,不容易打结,beats的那种扁线也是属于这一类。另一种则是编织线,其特征为由不少于2根的细小线材编制而成,总体来说比较柔软,而且相比面条线易打结。
然后,面条线的听诊器效应是很严重的。这个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在你冬天出门的时候,线材会被冻硬,此时线材本身和你衣服,肢体等等的摩擦,碰撞声会非常清晰地,完美无缺地传递到你的耳朵里,绝对让你分分钟想扔耳机。
要想完全消除听诊器效应,目前来讲有两种办法。A,静止不动。B,用蓝牙耳机。除去这两个以外的方法,那就是采用编织线了。编织线不能够完全消去听诊器效应,但是其特殊的结构可以极大地削弱被传递的声音量。
所以对于喜爱出街的孩子们来说,对于这支塞子我给你们两个建议:A,天热的时候出门。B,换线。银龙的单晶铜线便宜又好用,可以试试。ALO也有不错的线材。
另外原线其实是比较短的,所以除非像我一样喜欢穿衬衫可以手机或者MP3塞在胸袋里的话,基本上裤袋一族都是需要用到延展线的。
OK。佩戴讲完,来讲讲听感。
这只塞子从我拿到手之后就一直在煲了,到现在为止基本上50+小时。
动圈耳机的特性,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在动圈单元进入到完美的工作状态时,基本上要几百小时的适应期。
期间的变化是很大的。
初听:
其实刚到手的时候我是不想听的,因为我很清楚新动圈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不过还是没有忍住听了一下。
rurutia的【月光石】,我听了差不多10s的高潮部分,然后淡定的放下耳机,嗯,果然不出所料,这和beats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一坨翔。
再听:
50小时后的聆听,三套设备,随身1:三星S6 EDGE,随身2:Sony A15,mod:RWAK120+Intruder。
50个小时之后,声音的变化已经很大了。初听那种所有的细节和高中低音完全混起来的感觉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分层和大量细节的出现。这是塞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比我的另一主力W40),声音贴耳了很多,同时低音部分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类似鼓点的回弹,有力,干脆,有深度。没什么好说的,动圈对比动铁在低音表现力上有着绝对优势,W40两个低音单元在这里还是一瞬间就被完爆了。
我听完了Rurutia一整个Seirios专辑。说实话我有很久没有听ruru的歌了。这一刻,热泪盈眶。
我只能说自己是幸运的,刚入烧路没多久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声音。
人声的表现在我听来已经趋于完美。高频依然有毛刺感,但是我相信这是煲机时间不够的问题。大家都说着CKMK 500小时才算开声,才听了这么点时间的我也不会去过于苛求什么。
只能说这样温软清甜的声音如同我初遇ruru时带给我的那种惊艳和感动。UM3X,IE80,W40,CKM500,UE900,TF10,那么多我曾经把玩过的塞子都未曾带给我这样的感受。这种如同沉浸在梦幻中的真实感,充满了矛盾,却又像是我心里期盼的声音那样,rurutia就应该拥有这这样的声音一样。
中频的表现相当饱满。同时伴随着一点点模糊的感觉,细节也开始展现。结象有些散,不过定位已经显得明确了。
CKMK自身的声场不小,但是声音的集中力,凝聚力相当完美。这是一只完美的人声,不,我说错了,完美的女毒塞子,一如老铁的风格。

至于这只塞子好不好推
说实话,S6E就已经能把CKMK推的七七八八了,A15也是差不多。
120加上入侵者的话,直接就火力全开的感觉了w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推力的问题,CKMK是一只非常友好的塞子。
结语。
没什么不好承认的,我是个彻头彻尾的铁粉。虽然基于评测的缘由我应当给出中立客观的评价,但是说实话我很难不把这篇文章写得”枪“。作为真正喜欢老铁的人,这只塞子在我心里是满分的。结语什么的,也没必要过于刻板了对不对?就这样吧。
愿心声与你们同在。
[table=98%]
[tr][td][/td][/tr]
[tr][td][/td][/tr]
[/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