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emonbig 于 2016-2-2 22:29 编辑
[p=null, 2, left]

[/p][p=null, 2, left]
[/p][p=null, 2, left]
又是我哈哈哈,年尾狂刷存在感[/p][p=null, 2, left]
在之前的Skylake平台装机贴中我提到过,因为心水的内存尚未发售,所以只是临时配置了一根芝奇的DDR4 2800 8G做过渡用,喏这货↓[/p][p=null, 2, left]

[/p]
直到2015年10月,心急如焚每天翻遍地球各大电商网站的我,终于看到美国新蛋上看到了它:G.Skill Trident Z系列DDR4内存。为什么苦等这么久,这么执着于这款内存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2014年9月,Intel X99平台首次将DDR4内存带到了民用平台,但由于是旗舰平台,四通道起跳,受众稀少,没有给DDR3市场带来多少影响。时隔大约一年之后,Intel Z170系芯片组登场,首次将DDR4普及到了主流级平台,DDR4经过一年的技术发展和市场磨练已日趋成熟,成本和售价同步下降,频率和单条容量也得以冲击更高水平,可以说基本具备了接任DDR3的条件。啊一本正经说话好不习惯,大意就是我装了Skylake平台的机器要买DDR4内存!
2015年10月的DDR4内存市场大约是这样的:1、一批为X99平台生产的高频四通道套装,常见为4Gx4,频率不高于3000;2、少量高频双通道套装,多为4Gx2,频率不高于3000;3、极少量单条,8G,频率为2400/2800;4、一批入门级DDR4,单双通道均有,频率不高于2800(而且颜值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厂商跟进慢了半拍,大容量高频双通道套装铺货缓慢,导致新平台没有理想的御用内存。这里插个话,因为这次换平台是铁了心要第一时间追新,所以深刻体会到各部件铺货不同步的痛。主板是最快的,CPU还没公布我就已经选好了,CPU延期了一段时间而且缺货,即使预定了首批也等了快两个星期,各内存厂商的内存迟迟没铺货是当时意料之外的,官网都更新了但就是没货,才导致后来要买老款DDR4过渡。
好,目标已经定在了新一代for Z170的双通道高频套装上,虽然货未到,但可以先看官网,看看今晚翻哪家的牌嘛~~
最先考虑的是海盗船,然而新一代DDR4的外观……


一成不变,审美疲倦,pass
然后金士顿


Savage系列还不错就是频率低了点,扁平状的Predator…不喜欢
绕着绕着看到G.Skill去了,上一代钢牙长这样,红色挺好看的

这代Ripjaws V又开始收敛一点了,不够霸气

等等!看我刷出了什么!Trident Z!


卧槽简直颜值最高没有之一啊!银黑双色铝合金拉丝散热片加大红色Z型固定扣,鳍片层次感很强,拉丝面板呈现了一种……(G.Skill:好好好你开心就好)。于是这棵草便种下了,然而万能的淘宝也帮不了我,当时没有一间店铺能提供Trident Z的上架时间,于是转战美帝电商,后来终于在新蛋上找到了这款内存,为了理想型号等了又等,终于等到上架,找代购下单,开始了漫长而又幸福的等待。(PS:需要新蛋代购可以评论找我,给你推荐一间超级良心不收手续费服务费的好店)
大约一个月之后,它终于漂洋过海免税通关成功到达我手中。这时,国内电商和淘宝也慢慢开始上架少量的Trident Z了,然而型号很有限而且价格感人。Trident是三叉戟的意思,是希腊神话里海神波塞冬的武器,DDR3时代的旗舰代号是Trident X,这次跳过了Y是觉得Z更霸气?下一代怎么办(笑)。我选择的型号是DDR4 3200 C16 8Gx2套装,各种花费加起来大约是900人民币,相比高频DDR3套装可以说差价很小了。然后当时京东也有上架16G套装的Trident Z了,分别是3000/3400频率的,价格如下:


这样算来3200套装国内上市大约价位就是1500元,海淘优势还是很大的。
铺垫部分讲完,要进正题啦,这款内存的详细参数如下:

所有DDR4内存默认频率都是2133,通过XMP档案到达各自的设定工作频率。1.35V电压已经是进入相对高压的范畴了,默认1.2V的DDR4内存频率很难超过2800。这对内存的时序是16-18-18-38,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有一个同款16-16-16-36的套装,不过这种小参差距自己调节也能达成。
然后来开箱,盒子很小却很有分量,厚厚的金属散热片贡献了不少重量,封面明显没有突出内存条的美啊


真身,还附送信仰贴纸

双面双色金属拉丝散热片


侧面可以看到用料十足的散热片,梳子部分不会很高,散热器兼容性问题不大

每条芝奇内存PCB都有的意义不明SA

DDR4内存的金手指是不平整带曲线的,是为了更好插拔的改良性设计

PCB上注明了该内存的XMP工作频率,说明其整体品质是经过测试验证的

顶部俯视,抢眼的大红色Z型卡扣

金属拉丝面板,啊不散热片



啊啊啊啊超级酷的尾端鳍片,最爱这部分的设计

来,凹个经典造型~

上姬!和主板好配。可以看到插在最靠近14cm风冷的内存槽上也没有高度冲突问题,插拔内存也不需要拆卸散热器。不过这和镰刀也有关系,本身阿修罗散热器就有防干扰倾斜设计。


开机进BIOS,一键XMP,微调小参到16-16-16-36,开始Happy!妈妈再也不担心我GTA5会爆内存跳出了(嗯…其实妈妈比较担心我不睡觉会爆肝)
AIDA跑个分,啊你们也看到6700K已经超到4.6/4.4了,内存分会有加成

和单通道DDR4 2800对比,直接翻倍~

最后再补些花边经验吧:
PS:据说DDR4 3400是目前内存芯片工艺的一道坎,如果芯片能站上3400,很可能有更多超频空间可供压榨,换言之我的3200是刚好站在了墙前面了。不过我也不追求极限超频,Intel内存性能本身也已经飞起,无所谓啦。
PPS:根据外媒实际应用软件和游戏测试,从DDR4 2133到DDR4 3000的性能提升还是有的,频率再往上就愈发不明显了,大家选购DDR4内存可量力而为。
PPPS:居然出了DDR4 3200 C14套装,还是我当时买C16套装的原价,不开心_(:зゝ∠)_

文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