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长期以来,各路奸商黑厂为了提高销量而制造噱头,无所不用极其,就算造谣传谣,拉低民众智商也在所不惜。无论是IT电子行业,还是别的什么行业,都呈现出如此的现象,以至于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原本优秀的企业 ,或不忘初心,然后倒闭;或为了生存下去,而逐渐堕落。而这本质上,其实不是奸商黑厂有怎样强大的实力,而是消费者的逻辑思维及科学素养实在太低,才导致了这一趋势如洪水般蔓延,一发而不可收拾。而2K,4K,乃至未来的8K屏在手机上的使用,便是目前在手机界传播的最广泛的营销噱头之一。为了打击此歪风邪气,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特作此文,以尽绵薄之力。
一、关键词
1.分辨率:
分辨率(屏幕分辨率)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有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同样的屏幕区域内能显示的信息也越多,所以分辨率是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可以把整个图像想象成是一个大型的棋盘,而分辨率的表示方式就是所有经线和纬线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被称之为像素点)的数目或者是多少条经线×多少条纬线。比如720P,在16:9的屏幕比例下,指的就是长有1280个像素点,而宽有720个像素点(这样一相乘,就能得知是921600像素);而1080P,在16:9的屏幕比例下,指的就是长有1920个像素点,而宽有1080个像素点(这样一相乘,就能得知是2073600像素);而1080P,在16:10的屏幕比例下,指的就是长有1920个像素点,而宽有1200个像素点(这样一相乘,就能得知是2304000像素)。
2.PPI:
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的简写,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量。因此PPI数值越高,即代表显示屏能够以越高的密度显示图像。
3.视网膜屏:
所谓的“视网膜屏”Retina Display只是苹果提出的一种屏幕清晰度等级,其本质是苹果公司"发明"的一个营销术语。其算法如下:

其中a代表人眼视角,h代表像素间距,d代表肉眼与屏幕的距离。这里Apple给定了几个前置条件(由此可见Retina Display视网膜屏其实是一个很营销化的标准):公式中的d,已经被Apple提前定为手机10英寸(约25cm),平板15英寸(约38cm),笔电20英寸(约50cm);公式中的a,也被Apple设定为了1角分,等于默认肉眼的视力水平为20/20(和国内视力标准的5.0大致相当)。符合以上条件的屏幕可以使肉眼看不见单个物理像素点。这样的屏幕就可被苹果称作“Retina Display”。乔布斯是这样阐述的:“当你所拿的东西距离你10-12英寸(约25-30厘米)时,它的分辨率只要达到300ppi这个‘神奇数字’(每英寸300个像素点)以上,你的视网膜就无法分辨出像素点了。”
当然了,虽然这是一个营销用的标准,但却也非常符合现实中的使用情况,比如你看手机屏幕,不可能把眼睛贴到屏幕上去看,更不可能成天拿个显微镜对着屏幕看。由此可见,视网膜屏虽然仅仅是一个营销标准,却也足以成为一个检验一个屏幕的分辨率是否是无耻噱头的标准。因此,就算你真有把眼睛凑近到贴近屏幕的习惯,而且视力还5.3,你也只需要把这数字的标准稍微提高即可。
二、手机高分屏发展现状
1.PPI计算器
在说手机高分屏的现状之前,先给大家两个用以计算PPI的网站,其实很容易找到,这类网站也不少,只要搜索“PPI计算器即可”。以下这个仅作示例,也能方便大家使用。
2.手机高分屏发展现状
自从苹果弄了个视网膜屏后,各路厂商便开始了高分屏之战,从最初的720P,再到1080P,乃至现在的2K,4K,未来的8K……俨然成为了与多核心CPU,窄边框,更薄的厚度,更轻的重量等一样的营销噱头,虽然都是没什么卵用的玩意。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目前2K屏就跟以上说的各种噱头一起,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以及广告中重点宣传的对象。以至于误导消费者,拉低民众智商也都在所不惜。使得许多无知又小白的消费者甚至产生了分辨率越高越好,高分屏就是好的印象,对于其实已经非常合适,甚至还有余的分辨率,呲之以鼻,称之为大果粒,与跑马边、停航母、厚如砖、宽额头、长下巴一道成为了手机评论中各类无知小白所使用的常见词汇。
三、超高分屏的危害
这个用不着分几点来讲,也不用讲太多,说清楚即可。先解释下为何这里用的是“超高分屏”这个词,本文所指的超高分屏指的是那些在手机上使用的屏幕中PPI远远超过300的那类,比如把2K用在7寸以下的手机或平板的类型。而倘若1080P用在5寸以下手机也都算。因此是否是“超高分屏”并不是仅针对其分辨率,而还与屏幕及用途有关。比如用在电视上,4K(3840*2160)这样的高分辨率用在65寸的电视上其PPI仅为67.78,而在实际使用中已然绰绰有余了,毕竟你看电视时,眼睛与电视的距离可不会跟你用手机时眼睛与手机的距离一样吧!
现在,就来正式来讲讲超高分屏的危害。超高分屏最大的问题,首先就是无效,正如前文所说,在正常使用手机时,其PPI只要超过300,人眼就已经分辨不出其区别了,简单来讲,也就是说无论其PPI是350,还是450,亦或是9500000,人眼看上去都是一个样的。因此,就算不提什么成本之类,首先其就无效,也就是无效果,没用!其次,那就是功耗问题。在同等技术的情况下,分辨率高的,永远比分辨率的功耗高,这是永恒的真理。就像你汽车发动机无论效率怎么提高,也提高不到150%,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大排量发动机永远比小排量发动机油耗高一样。而屏幕功耗高了,在别的硬件相同的情况下,用高功耗(高分辨率)屏幕的手机其序号能力自然也就比低功耗(低分辨率)的手机续航时间短,并且发热量前者也都比后者更大(虽然这只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小问题)。因此,在以前,当在人眼还能区分出区别的范围,搞高分屏,还是可以根据需求来取舍的;但当你人眼已经区分不出区别,已经成为对体验无效的纯噱头之后,还去搞超高分屏,说白了就相当花了更多的钱,牺牲了更多的续航待机时间,却在使用体验上毫无提升,顶多在一些小白的心里会觉得爽一点——“你看,我这新手机是2K屏的吔”。由此可知,如果厂商搞超高分屏是为了制造营销噱头,提高销量,吸引眼球,那还情有可原;但如果作为消费者你还真的想要那超高分屏,那便是非蠢即坏,需要治疗了。
四、常见谎言措辞
1.你眼戳看不见,不代表别人看不见!我用了XX台手机了,经过对比,就我就看得见!
驳斥:这类人我在网上见得很多了,而且这类说法或者思维模式不仅在手机领域有,简直可以说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得见,甚至古往今来,从未断绝。其实对于这类人,无论其心里还是生理,我们都可以了解得很清楚。在生理上,他们其实根本就看不见,他们完全无法区分出哪台是高分屏,哪台是超高分屏。因为他们是人,他们的眼睛也是人眼,因此就算视力稍微比一般人好点,也不可能能高得到哪里去。只要紧紧抓住这一点,你就能认得清他们到底是真的能做到,还是在说谎了。而在心理上,我一直在引用的那则众所周知的故事——“皇帝的新衣”,则能对这类人进行完美诠释。对于那些自称能看得出区别的人,其心理有两种;其一是相当于“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两个骗子;他们声称看不出区别的人是眼睛不好使,说那些胆敢把真话说出来的人是接受不了先进的事物,甚至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原因才反超高分屏(比如从反1080P,再到反2K屏的余大嘴),他们的这种言行说白了就跟故事中那两个骗子声称“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样;其二是相当于“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些大臣和大多数民众,他们由于或害怕被别人说眼睛不好使,或忌惮于被别人说其接受不了新生事物,将被社会和发展所淘汰所以虽然自己看不出有半点区别,却也一直在说自己看得出区别,他们的这种言行说白了就跟故事中那些大臣和大多数民众为了避免别别人说不称职或者愚蠢而声称自己看得见皇帝的新衣,甚至还说皇帝的新衣多漂亮多漂亮一样。
2.以前2K屏功耗大,现在技术进步了,功耗已经降低了,甚至降低到跟以前的1080P一样低的功耗!
驳斥:正如前文所说在同等技术的情况下,分辨率高的,永远比分辨率的功耗高,这是永恒的真理。你2K屏现在是能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功耗,降低到跟以前的1080P一样低的功耗了,但同样的技术和制造工艺做出的1080P其功耗也远比之前的1080P低啊,所以说什么技术进步,功耗降低,所以无所谓的说法是非常可笑的。同类的说法我还可以举另一个例子,那就是电脑的大小。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脑的确是越做越小。现在的一台手机,其性能都远超当年占地170平方米的埃尼阿克。但是超大型计算机因此玩儿蛋了吗?然而并没有。因为现在的技术下做的手机性能能超越当年的埃尼阿克,而同等的技术下做出来的超大型计算机又超越手机性能的倍数又不计其数。因此,拿什么技术进步了,所以什么什么会被淘汰或者消失,或情况会有什么改变,是非常可笑的。当然了,CPU和GPU也是同理,因此集成显卡也永远替代不了独立显卡,千秋万载,永永远远,TO THE END OF TIME。
3.XXX画质这么烂,色彩这么差,你眼瞎竟然看不出?!
驳斥:说出这类话的人一般不会是坏,而仅仅是无知而已。正如经常在一些手机论坛上看到有人说某某相机像素不好一样(稍微懂点的人都知道,像素哪有好坏之分,其只有数量多少之分)。不仅仅是手机,只要是屏幕,其色彩,画质在硬件方面从来只跟其类型有关,与分辨率半毛钱关系没有。比如液晶屏,就能分出IPS屏,VA屏,VA,TN屏,而IPS屏又能分出LG的IPS和松下的α-IPS,VA屏又有S-PVA,MVA等等。当然了,这些都已经是多年前的分法,现在各种各样的技术,名词,多了去了。这些才是真正与色彩,画质有关的东西。此外,其实就色彩和画质本身而言,这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标准。继续拿一个多年前的情况来举例子,在那时候,S-PVA屏色彩艳丽,很讨人喜欢,但其实其色彩很假,艳丽得不真实。而IPS屏色彩还原非常精准,但由于不艳丽,所以便不如S-PVA屏讨人喜欢。由此可见,所谓的画质和色彩,还都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标准。
结语
在这个金钱之上的时代,市场又劣币驱逐良币,这便是各类谣言谎言滋生和蔓延的温床。为了能赚钱,各路商家厂家费劲心思制造噱头,博取眼球,不惜造谣传谣,谎话连篇。而作为消费者唯有掌握逻辑之思维,提高科学之素养,多去了解、学习以及思考才能在这个时代不被坑,不被宰,花最少的钱,办最实的事。愿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让更多的人不再上当,不再受骗,不再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