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茶茶 于 2016-6-7 18:29 编辑
X99平台发布至今也有近两年的时间,INTEL在14年第一次为民用级引入8核CPU。现在又到了CPU更新的节点,这一次INTEL为大家引入的10核旗舰级产品。今天就为大家带来INTEL 6950X的详细测试。本来测试是搭配1080SLI,在解禁日发的,不过测试版的主板有些问题,所以后来重新用零售版的主板重跑了一遍。

CPU规格和外观介绍:
这一代X99 CPU是六系列,一共会发布四款产品6950X、6900K、6850K、6800K。分别是十核、八核、六核(40根通道)、六核(28根通道)。

CPU真身与上一代也有一些差别,很明显CPU的盖子外形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更多的覆盖CPU。


INTEL之所以这么设计的原因是CPU PCB变薄了很多,为了避免1151上的悲剧,所以在四个角上增加顶盖支撑。

X99平台更新简介:
这次用到的主板是技嘉新发布的X99-PHEONIX SLI主板。虽然这一次芯片组没有更新,但是X99具有夸张的PCI-E通道规格,让主板厂商有了提升规格的空间。所以这边简单看一下X99平台的升级趋势。

由于针脚依然维持2011-3,所以之前的X99主板基本都可以通过刷BIOS的方式来支持新CPU。

现在X99 2083针的强化底座已经是标配了,很少再看到2011针的新品了。

内存插槽依然维持8根的规模。

由于X99 CPU最多可以提供40根PCI-E通道,所以X99的插槽设计会以三卡或四卡为目标。这一代技嘉新发布的主板都是针对三卡优化的布局。

U.2接口也开始逐步普及,已经成为X99的标配。磁盘接口还是维持芯片组提供的十个,感觉已经足够了。SATA-E还是保留了一个,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接口去掉也没啥问题,真心没用了。


由于X99芯片组的PCI-E是比较老的2.0,所以主板上的M.2和U.2都改走CPU的PCI-E 3.0,延迟上其实也会比芯片组的PCI-E 3.0更低,不知道INTEL要到第几个猴年才给115X CPU多点通道了。

后窗接口上TYPE-C+USB 3.1成为了新宠,不过个人还是觉得现阶段USB 3.1和TYPE-C实际意义不够大。

16年的板卡都是在走灯厂路线,技嘉这代在内存插槽和显卡插槽下都埋了灯,内存插槽中间还加了导光条。只能说INTEL早已看穿了一切(灯~~灯灯灯灯~)。


主板的音频部分就做的比较简单,似乎技嘉在音频部分堆了几代之后,又恢复到实用向。螃蟹的1150芯片+一颗焊接的功放对主板来说已经够了。能比一般的主板好就行,堆太多还是不如外置的好用。

产品测试平台介绍:
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配置表如下:

磁盘测试部分有用到INTEL的U.2版本750(400G)。

内存是威刚3200 C16的DDR4内存,8G*4。

产品性能测试:
首先上一张测试平台软件侦测截图。

简单评测说明:
CPU部分的测试是在单卡状态下进行的,对比的对象是5960X和6700K,数据来自我之前的测试。不过由于测试之间间隔比较久远,所以会有一些测试没有跑过,这些部分就会不计入对比。
CPU测试会在默认频率3.0~3.5和超频频率4.0下进行。
磁盘部分会对比U.2接口的SSD与SATA接口SSD的性能差异。

CPU部分测试:
系统带宽分析:
5960X当时测试有问题没有测这一项,从测试中可以看到相比于6700K,在四通道的辅助下,内存带宽的提升非常夸张,即使在默认2133下也会几乎翻倍。CPU内部的缓存速度也比6700K高的多,不过6950X的L3延迟相对来说会比较大。


CPU理论性能测试与分析:
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5960X当时测试有问题没有测这一项。6950X与6700K的性能差距非常夸张,默频是1.7,超频后已经超过一倍了。


CPU基准性能测试与分析:
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测试软件。从测试结果来看,相比于5960X,6950X的单线程还是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同频提升8%~10%,对INTEL来说已经可以算鸡血了。多线程则完全吊打一切。


CPU渲染测试与分析:
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OPENGL部分由于选用的显卡不同所以不计入对比。测试结果与CPU性能测试类似,单线程三者为100%、76%、85%;多线程对比为100%、180%、215%。


3D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三者对比为100%、120%、145%。


CPU测试总结:
CPU性能部分大致的对比如下。6950X感觉最大的提升还是在单线程下,相比5960同等频率下提升10%。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5960单核乏力的问题。


磁盘性能对比:
ASS SSD Benchmark:

CrystalDiskMark:

TxBENCH:

磁盘性能测试对比总结:
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吊打”。U.2的性能远远在常规SATA SSD之上,性能差距已经是倍数级别的了。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随着CPU频率和内存频率的提升,SSD性能其实是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在数据交换更快的U.2 SSD上更为明显。


搭配独显测试:
GPU理论性能测试:
GPU理论性能测试,用的是AIDA64的内置工具。总体来说CPU对显卡的影响不大。


3D基准测试:
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CPU对显卡跑分影响不大。


3D游戏测试:
游戏测试总体还是维持之前的对比,不过具体到游戏就可以明显看出哪些游戏依赖主频,哪些游戏对多核优化更好了。


专业软件性能测试:
这边用到的是SPEC viewperf 12,是目前专业软件比较还用的测试软件。这个软件CPU影响很小。


搭配独显测试对比与总结:
单纯从玩游戏的角度,6950X不会拖后腿,但是提升也不会太大。不过针对那些多核优化比较好的游戏,还是会有帮助的。


平台功耗测试:
从测试上来看,6950X在默频状态下大致会比6700K高30W左右(游戏状态)。但是在4G超频下,PM95单CPU跑到了270W,已经有点农企9590的感觉(不过人家性能也确实牛逼)。



简单总结:
关于CPU性能:
相比上一代,6950X的实际性能已经提升有30%以上,这是相当可观的性能提升。对比6700K则有60%的提升。单线程同频提升8%~10%,就算是INTEL难得忘记牙膏一次吧,也不容易。

关于磁盘性能:
主板上新加的磁盘接口让SSD的性能有个跨越式的提升。不过具体如何发挥还有待软件的跟进,巨硬动作真心慢。建议上PCI-E通道SSD人用上高频内存,效果会更好。

关于搭配独显:
其实不光是390,1080和1080SLI我也有测试过。单纯从游戏的角度出发,6950X属于典型的过杀。单纯的游戏电脑,感觉除了装逼没必要上这个CPU。

关于平台功耗:
6950X的默频也并不低,满载会比6700K高100W左右。在超频下,经常系统随便动一动就150W。所以建议想用6950X的话一定要有一个好电源。至少要比6700K的平台多100W才比较安全。

关于X99平台:
X99平台虽然CPU没有改,但是在磁盘性能和新接口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升级。不过今年整个PC业界(不仅仅是主板,显卡也是)都在忙着贯彻INTEL的指导精神(灯~~灯灯灯灯~)。今年看COMPUTEX的新品,陈奕迅就一直在我脑内循环。我就在想,PC业界是不是应该集资请陈奕迅代言,为整个业界唱一首《浮夸》。
关于CPU的价格:
6950X的上市价格还是太夸张了,15999~~~。看看就好了吧
总体来说,6950X单看产品是INTEL难得的良心之作,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对比现有的CPU都是统治性的性能差距。单线程上的大幅优化也让这颗CPU更适合家用游戏环境。但是6950X作为旗舰,价格实在高高在上。不过有介于他架构的大幅升级,也让我对于6800K的性价比有了很大的期待。如有机会我一定会测试一下这颗CPU。
最后是惯例的图赏时间: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