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自动化的开拓者——美能达 Minolta
1928年,一名叫做田鸠一雄的日本人成立了一家日独的合资公司,开始生产120底片的相机,这就是美能达的前身。
1931年,美能达注册了Minolta 商标,开始生产真正意义上的美能达相机。
1937年,公司重组,改名为 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
1931~1940 期间美能达一直在仿照禄来生产120底片双反。
1945~1972 美能达在战后开始生产135底片的相机,并购了Konan 之后开始生产16mm底片的袖珍相机。在镜头镀膜技术上有所突破,发布了Auto-Rokkor 系列镜头。
期间的比较出色相机,诸如1966年发布的SRT101 。具有TTL测光和自动光圈功能。由于SRT101 的自动光圈功能发布了MC Rokkor 系列镜头。
1972年,美能达开始给莱卡代工Leitz -Minolta CL 相机。因为和徕卡的合作,美能达学习到了一些135相机设计方面的一些经验,并仿制了一些徕卡的产品。
1972~1985年 期间美能达依旧在生产135底片的单反相机,并在1981年发布了著名的x700相机,这部相机有着p档,在当时为美能达拉拢了一票非专业用户。
综上可以看出,美能达对自动化的执着,为接下来引领的变革做准备。一个足以写在相机史的变革。
1985年,美能达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聚焦的相机Alpha-7000 ,至此相机迈入了自动化的时代!
a7000有着自动曝光系统,聚焦完全实现自动化,该机发布之后受到了空前的追捧。a7000的测距方式当时优于宾得,速度上略逊于尼康。但是从自动化和镜头群的丰富程度上,完全优于前两者。
美能达是第一个进入自动对焦的企业,它开启了自动对焦的先河。可惜美能达没能辉煌多久,就在发布a7000同年,便卷入和Honeywell 公司长达7年的专利纠纷。
1992年 美能达败诉,被判赔偿Honeywell 公司1.27亿美元 。加上日本金融危机影响,美能达从此一蹶不振。
2006年,柯尼卡美能达宣布退出相机及图片市场,相机相关资产将转让给索尼,短期内两家公司仍保持合作开发数码单反,但以后的机型将不会使用柯尼卡美能达商标。田岛一雄死后20年,美能达相机从此画上句号,结束一段不足80年光辉同时也是充满坎坷的历程。
美能达是一家黑科技公司,自动对焦也好设计也好都是超前的但是当时a7000配套的af镜头实在太超前了,取消了光圈环,甚至它们不希望用户使用手动对焦。所以把对焦环设计的又滑又细,几乎是无法使用的。在现在这种设计在很多镜头上都有使用,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还是无法接受这种设计的,尤其是不信任自动对焦的专业用户。但是美能达的镜头由于追求圆形光圈和二线性,导致价格奇高。爱好者又消费不起。
说起美能达,就不能不提索尼。索尼在2006年之前是没有相机系统的,生产过一些卡片机。
2006年接手美能达相机业务,开始开发a系列的单反 电单系统。索尼把美能达的相机加入一些新功能 入除尘等,美能达的镜头直接贴了自家的标卖,竟然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美能达的失败,是因为技术太过于超前,却不懂如何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