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茶茶 于 2016-7-8 14:04 编辑
NV在新制程的产品发布上占得了先机,率先发布了1080和1070两款高端显卡。AMD终于6-29正式解禁了自己14nm新制程的第一款产品RX480,现在定价是1999面向中端甜品。由于高端部分AMD选择直接等HBM2量产,所以暂时480变成AMD唯一的焦点产品。虽然现在各种测试满天飞,不过我还是决定自己来跑一下这个卡到底怎么样。

产品外观介绍:
首先上一下显卡正反面的标准照。可以看到这次480的PCB较短,散热器相对更长一些。


显卡的散热方案采用的是涡轮扇,这样可以把热量直接排出机箱。风扇背面也做了开孔,帮助风扇增加进风量。


显卡顶部也有大号LOGO,不过这次依然没有灯。

显卡的供电接口是单6PIN,由于这个6PIN负载会比较高,强烈不建议用4PIN来转接。

显卡的显示接口为3*DP+1*HDMI。

如果要拆解显卡的话,有好多螺丝要拆,感觉开发这个显卡的人有弯卡恐惧症,跟某龙的工程师正好相反。


显卡整体长度在24厘米左右,PCB长度在18厘米左右。


显卡拆解介绍:
现在就开始拆解显卡了,建议首先拆显卡的导风罩,这样拆解最容易,也不会弄坏东西。

显卡PCB上会安装一块强迫症版的防弯加强板,显存、供电等PCB上发热较大的部位都做了鳍片辅助散热。

显存和核心供电部分都贴有导热垫,保证快速散热。

散热器本体就比较迷你了。

放在导风罩里就明显感觉出有多小了,一方面说明480的发热比较小,另一方面AMD也真够节俭的~

显卡硅脂采用的是硅脂片,相对来说有点干硬,不过好处是没什么挥发,性能衰减应该会少一些。

散热器底座采用铜铝回流锻造工艺,将一块铜底与铝锭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在现在PC中算是相当少见的做法。

底座有做过打磨处理,不过还达不到镜面的程度。

散热片采用的是挤铝工艺。

有一个细节就是散热片上,靠风扇侧都贴满海绵,用来增加密封性,加强风扇的效率。

散热器风扇来自FirstDO,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显卡风扇供应商。

显卡PCB介绍:
先来一组PCB的正反面照片。


显卡的供电口向上,由一颗R47电感用于整流。

风扇接口为4PIN,风扇接口由PCB背面一颗线性供电MOS和一颗供电控制芯片驱动。


接下来介绍一下核心供电,显卡核心供电为六相。供电位于核心与显示接口之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的压缩PCB的长度。

PWM控制芯片为IR3567B。

供电输入电容为6颗日化固态电容,容值270微法,电压16V。

MOS采用的是美格纳生产的,算是比较冷门的料件。每相供电MOS一上一下,上桥为MDU1514下桥为MDU1511,由一颗8510DRIVER驱动。

供电电感感值为LR22。

输出电容为四大四小八颗日化固态电容,容值分别为820和580,电压为2.5V。

核心供电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料件。

显卡核心外观类似380X的设计,外围有金属支架帮助保护核心。核心背面依然是AMD的风格,焊大量的陶瓷电容。显存颗粒为三星的K4G80325FB,单颗容量为1G,合计8颗,组成8G256 BIT的规模。运行频率为8G,AMD第一次选择用高频显存取代过去常用的大位宽低频率的设计。


核心尺寸并不大,比一个一毛线硬币还要小。

显存供电位于供电接口旁边,输入电容为一颗日化固态电容,270微法 16V,MOS一上两下,上桥MDU1514,下桥MDU1511,电感感值为L1R0,输出电容为一颗万裕的固态电容和一颗聚合物电容,固态820微法 2.5V,聚合物电容470微法。


核心供电旁边还有一相供电,应为PLL供电。输入电容为1颗日化固态电容,容值270微法,电压16V。MOS为MDU1151。输出电容为1颗日化固态电容,容值820微法,电压2.5V。

核心供电下方与插槽之间,就是PCI-E的供电。这也是这次争议最大的一个部分。现在AMD已经表示更新BIOS修复PCI-E取电过大的问题,不过写这个评测的时候这个驱动还没发布,所以没有测试新驱动带来的变化。

显卡顶部CF桥的位置还是保留一系列的焊点,不过现在A卡已经开始普及无桥交火了。

现在显示接口纯数字化之后,显示接口的低通基本也消失了。可以看到480其实是可以支持DVI的,PCB上保留了一组空焊位。

测试平台简介:
测试平台配置如下,测试都是裸机,散热问题会比较温柔。驱动为480的第一版正式版驱动16.6.2。

测试平台实拍。

介绍一下测试的群众演员,技嘉的Z170X-DESIGNARE主板

内存是威刚3200 C16的DDR4内存,8G*4。

系统盘是INTEL 535 480G。

电源用的是LIANLI SFX750。

散热器是快睿R1。

产品性能测试:
首先上一张测试平台软件侦测截图。本次测试主要的对比对象是非公的970和非公的390,选取的对比对象都是比较高频的非公版本,最终的表格中会标示显卡的大致运行频率和驱动版本。

关于显卡的实际频率和温度:
根据GPU-Z的检测结果,截取测试过程中温度和转速的情况,这样可以大致知道显卡本身的散热情况。一般来说裸机和机箱内满载温度会有7-10度的差异,供大家参考。480在未达到温度阈值时会运行在1266。480预设的阈值温度是80度,当达到阈值后会按照档位逐步降频,以保证运行温度保持在阈值范围内。为了保证顺畅运行,档位切换是会有段时间超过阈值的温度。
风扇的最高转速在2257左右,其实已经比较接近安静的阈值,所以公版480我并不建议进一步提升频率。


显卡性能测试:
GPU理论性能测试:
通过ADIA64的理论测试程序进行测试,可以比较直观的对比显卡的底层性能。480的精度运算能力弱于970,但是显存带宽高不少。


3D基准性能测试:
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基准测试中480相比于1.4G高频的970,会弱10%左右。


3D游戏测试:
主要是跑了一些游戏中自带的基准测试,从测试结果来,大致与基准测试的情况类似,但是差距有所拉大,与高频970的差距会到15%左右。


专业软件测试:
这个测试是通过SPEC 12这个软件,简单测试软件软件部分的具体性能,供大家参考一下。这个测试A卡相对更有优势一些,480略微超过970。


显卡性能测试汇总:
从测试结果来看,对比组的970在1.4G下大致接近公版980的性能,所以480大致会比公版980弱10%~15%左右。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480的性能,这边增加一些测试的直接录屏。帮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由于视频之前压制过,建议用原画画质观看。
FSU的完整测试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wwuP8fSJZE/
HEAVEN测试的视频录屏。测试环境是1080P UTLRA。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aierO5I6Gc/
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测试了待机、蓝光1080P视频、3D测试、1080P游戏、4K游戏、CPU+GPU满载等情况,从测试结果来看,480的功耗会大致相当于公版970。从能耗比上来说,虽然相对自家的上一代产品有长足的进步,但是相对对手来说还是只能达到上一代的水平。不过这个功耗和发热其实已经在可接受范围内。


附上FURMARK 15分钟测试的完整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Hvh4vkIAf4/
显卡性能横向对比:
最后将我近期的显卡评测放在一起横向比对一下,480的性能和能耗表现就比较清晰了。

关于新版驱动:
AMD针对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PCI-E取电超标问题,推出了改进版的16.7.1版驱动。驱动还顺带提升了一点游戏性能。由于时间关系,我这边只是简单跑了一下GTA 5的BENCHMARK,大家可以直接看视频感受一下。帧数变化不是很大,但是确实解决了卡顿问题。
RX 480 驱动版本16.6.2 GTA5 1080P 全高 测试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pke04q6GZA/
RX 480 驱动版本16.7.1 GTA5 1080P 全高 测试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8fFxSUkOX8/
简单总结:
关于480的性能:
从性能上来说,480应该是稍高于公版的970,但是弱于公版980。接下来最有看点的就是与1060的对比了。
关于480的功耗:
功耗上480会稍低于970,但是大致相当。虽然相比于AMD之前的产品进步很大,但是相比于NV来说还是显得弱了。
关于480的做工:
480公版的做工还是很不错的,相比于对面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关于480的散热:
散热是这次吐槽比较多的东西,从拆解来看确实散热片小的有点夸张。一方面来说说明A卡的发热有明显的降低,另一方面来说AMD这次似乎也太“环保”了。
关于480的价格:
不得不说,在AN两家的不屑努力下,中端卡的价格已经被定到1999起了,相比过去是贵了好多。
总体来说,480这款产品到底算好还是不好这其实是相对的,显然要取决于1060的性能和市场定位。现在基本可以确定480公版会弱于1060,但是480非公的提升空间会明显大于1060非公(从1070和1080来看,非公基本没什么性能提升空间)。当然性价比是相对的,等1060定价出来了再比较会有说服力。所以个人建议不如等480非公和1060上市之后,对比过之后选择更值得买的显卡比较合理。
最后是惯例的图赏时间:





谢谢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