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致敬童年吧……第一台笔记本就是ThinkPad X31……
http://lofter.kazakiri.moe/post/2f99e6_beef057
//本文所有内容(包含且不限于文字以及图片)依照CC BY-NC-ND 4.0协议发布

前:
标题继续一波型号甩上去,偷懒~
Surface3碎屏后拉去官方返修一波花费2K+,当然其实M$貌似也没修,直接换了个机子给我,因为除了理应要换的屏幕是换了以外还换了主板和铝镁合金壳,不变的只有激光打的序列号,不过还做了一些什么特殊处理咱就不知道了。
一周的没机子用的空窗期。
其实,本来在苏菲3碎屏前就打算买一个二手薄的笔记本拿来应付各种可能毁机的情况,结果一直没买,真遇上碎了,不买不行……
要求倒是也有,首先,得能触摸的因为需要在梯子上能操作,还有就是已经习惯了有时候戳屏幕……
再然后,便宜……毕竟便宜的话,摔坏不心疼……
然而便宜的话性能基本就是另一码事了……
一手的话,逛了一圈狗东,能触摸的基本能让我再买一个苏菲3;便宜的话,虽然已经不在意性能但配置不忍直视;至于平板,国产的我已经领教过。不是我黑国产平板质量,而是这丫品控真的不行简直……
于是把,还是X宝二手吧……
二手的话……思前想后纠结几大派系最后为省略几千字心理活动就定向考虑买ThinkPad了。ThinkPad除了新的Yoga什么的有触摸以外还有一个很炫酷的Tablet系列,而这个系列更早是属于X系列下……
废话不多说,下单,顺丰同城,具体价钱不透露,九五新乞丐版i7 X220t,t for Tablet。
之所以是乞丐版i7是因为一来不能免俗的谈钱,二来是我手上还有硬件可以升级。
本体:
因为本来就是二手加上已经被我用了4天了,开箱还是伪开箱都没什么意思了,而且这机子都这么多年了,右转自己搜索引擎吧,我就懒得重复做轮子了。反正典型ThinkPad小黑风格,铝镁合金外壳+ABS工程塑料辅助,屏幕窄边框设计,引以为豪的小红点以及其实不怎么好用的5键触控板也有,当然,引以为豪的防水+防滚架设计都没缺。
到手时的低端配置(虽然这CPU版本的型号4年前可是卖2W+)就不说了,直接目前的:
CPU:Core i7-2640M2.8GHz/3.5GHz,2C4T,35W,L3 4M,Sandy Bridge Mobile,FCBGA不可升级更换;
PCH:QM67,商用芯片组,支持Intel vPro™ 博锐™技术,可以类似服务器一样远程维护;
RAM:4G+8G,SO-DDR3 1333MHz;
GPU:HD Graphics 3000,木有鱼蛋,木有粗面,木有独显;
HDD:HGST Z7K500 500GSATA-Ⅲ 32M;
SSD:LiteOn Zeta MSATA128G MLC SATA-Ⅲ(SATA-Ⅱ) 128M DDR3;
NIC:Intel(R) 82579LM + Intel(R)Centrino(R) Advanced-N 6205;
电池:6-Cell
尺寸重量三围那啥自己看着吧,305x206.5x19-34.6mm,约1.76kg,当然了塞了这么多东西我觉得大概2kg吧……还带指纹识别(虽然我没用也不打算用……)
屏幕:
12.5寸,来自LG Display的早期IPS,W-LED背光,调光方式未知,带2点触摸以及WACOM电磁技术加成,非镜面屏。可惜毕竟早期IPS,除了可视角度可以怼普通TN屏以外有一个比较狗的问题是……会有残影……也就是说如果是画面内容固定一段时间(大概几分钟?),切换那一下就有一种以前CRT时代那种暂时性烧屏……不过等一下也就自我缓解了……
另一个下面是来自“专业测试设备”的报告:
翻译成人话就是——这屏幕色温大概6900K,上下浮动100K,属于靠近D65标准色温但是又偏冷一点点,兼容国人感觉又不至于偏色温太远;Gamma值2.2,只偏离0.01,还算颜色比较准,可惜色彩和分辨率都比较狗……50% NTSC,折算过来就是70% sRGB,或者说是53% AdobeRGB,6bit屏,也就是只有26万色,1366x768分辨率,整体对比苏菲3那块“可能是平板里面最好的”屏幕简直就是暗哑或者说饱和度不够,这也体现在对比度只有1:530附近,不过0%亮度下中心测试黑电平是0亮度,可以可以,而且,还算窄边框……
至于电磁屏,WACOM一概特色,边框有点漂移,不过纯属“人家有我也有”的bug所以也就那样了。哦对了,的确是自带一支笔的。电磁笔,实测和WACOM Bamboo不通用但是和ThinkPad Yoga S1的是通用的,不用插电。没有在SFP上尝试,至于苏菲3是因为不是WACOM的技术也就没法玩了……不过我是手残党,笔也就偶尔当鼠标用而已……
CPU性能:
不解释,根据AIDA64的测试结果表示和台式机i5-2600K差不多,基本上放倒目前一堆什么i7-6500U还是没什么压力的,就是功耗有点……你懂的,35W TDP……
翻查ARK,2640M是SNBm里面除了QM这种45W 4C8T的当年移动霸王最强的2C4T。不过,32nm工艺,造就了实打实的满载温度90℃,以及跑涉及到AVX的程序就会睿频上不了3.5GHz……一般到顶也就3.3GHz左右。嘛,当当移动工作站还是没什么问题就是了。
GPU性能:
核芯显卡,第二代,GPU-Z显示GT2+(当年没有GT3级别,但又想与普通的HD3000作区别)。别的就还是不提了吧,反正我也没空打游戏,这屏幕看4K也没意思。不过如果有一枚N卡我还是挺乐意就是了,为了CUDA……额,ThinkPad好像没有也没几个有独立显卡的?
硬盘性能:
HDD就不说了,原来的是HITACHI的160G 7200rpm,16M缓存,Z7K系列,SATA-Ⅱ,线性读取主盘情况下90M/s附近,木有什么意思是吧……
现在是HGST的同样Z7K系列,前任笔记本君的二代主盘,500G 7200rpm,32M,SATA-Ⅲ,线性读取从盘情况下170M/s附近。现在充当数据盘。
当然,X220T还有一个MSATA接口我是不会放过的。前晚果断下单一枚LiteOn建兴的Zeta。因为LENOVO的鸡贼或者说是ZZ设计,MSATA居然是SATA-Ⅱ的,所以我就没打算用更好的SSD了。这枚Zeta标称R550M/s W 130M/s,SMI慧荣的主控,附带128MDDR3缓存,MLC FLASH。在SATA-Ⅱ下读取肯定是被瓶颈,还是把当年的设计团队拖出去毙了吧……4k倒是可以看一下……将就啦……
换了SSD的确是开机速度大幅提升……当然我本来也就打算提开机速度而已……
网卡性能:
外接接口和续航性能:
这两个我放在一起讲是因为这两个都是出门在外比较看重的。
说到外接接口,转一圈机子有3个USB 2.0(其中一个支持关机充电,黄色标识),一个DP,一个3.5mm复合带MIC,一个VGA,一个千兆RJ45,一个SD/MMC内存卡,一个ExpressCard54,还有一个旧版ThinkPad电源接口以及D面一个ThinkPad扩展坞接口。有点狗血的是你配个全大小的DP接口你还不如配个HDMI的,还有就是一个USB 3.0都没有!一个USB 3.0都没有!设计团队又可以拉出去毙了谢谢!QM67芯片组没有USB 3.0可是你们就不能加一个第三方的NEC上去吗?!算了我还是考虑买个ExpressCard54转USB 3.0的卡好了,幸亏还能补一下……
不过吐槽归吐槽,X230T用QM77就有USB 3.0了,说到底还是我穷+LENOVO和Intel联合坑了一把……
续航的话,看怎么用。如果满载一直跑的话,55mAh刚好够一个小时多一点。但如果开电池延时模式的话,最高能扛⑨个小时左右。嘛……一般都是插着电用就是了……
番外:
1)这机子居然是意大利洋垃圾(?),所以我突然想到这机子叫意粉……
2)机子整体还很新,就屏幕B面边框有点擦伤。还有就是C面键盘,非巧克力设计,最后一代传统IBM风格,X230T就是巧克力键盘设计了……还真别说,手感其实真的比巧克力要好一点。至于和苏菲3的TypeCover相比两者我觉得萝卜青菜了。
3)机子满载峰值功耗53W……
4)目前正在运行Windows Server 2012R2,于是由于是服务器系统问题所以不支持蓝牙,蓝牙功能是废了……虽然我也没打算在这机子上用蓝牙……
5)这机子自带的一整套ThinkVantage软件目前我就用着两个(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就两个能用,能有用以及能用在2012R2上):电源管理器和APS硬盘主动保护系统。两个都是结合底层硬件的,前者保护电池,后者保护硬盘。是的,除了著名的防滚架设计以外还有软件辅助。可以,这很ThinkPad。
写着写着睡着了所以也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