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丫de喵爷 guanyuhan426 发表于 2013-9-6 11:47 如果出现插座部分不太稳定的情况,建议装箱前先把线缆弯折到合适的角度再插入 但是幅度不要太大,里面的 ... 很硬的说,还是简陋的u2线好用。。。。。
guanyuhan426 alexjhc 发表于 2013-9-6 15:02 好帖要顶~ 这个机箱关注过,考虑了整体大小、美观、成本以及装机难度,改投PT13 ... 嗯。。。如果需要追求极致体积的话,就需要Thin ITX
EX宇plus guanyuhan426 发表于 2013-9-6 14:49 向上吹的效率太差了,这种机箱也没空间放阁楼式散热器 舍得的话可以上那种超薄 风扇在鳍片和底座之间云云 = =总得说来 这个机箱外观不错 洞洞流我觉得没必要 低功耗要多少散热。。。 这么大的空间 比笔记本好多了
风林火山 guanyuhan426 发表于 2013-9-6 03:20 FT04.。。。打错了 单槽半高卡只有S3和迈拓的小众产品才值得考虑,其他的都是入门级产品,所以没必要再上 ... 发现你老记得RL,我老记得TJ··············· 两天然呆。
[deleted] http://www.dataland.com.cn/products_features.asp?id=209 这显卡搭配这个机箱应该不错,配备DDR5的7750 游戏性能对于一块半高单槽卡来说已经算是良好的水平。不过就是估计不太好买得到 。
guanyuhan426 [backcolor=Black] 索引 [/backcolor] [backcolor=Black][backcolor=White]使用手机/平板的用户建议点击下面链接查看,排版会有优化:[/backcolor][/backcolor] [backcolor=Black][backcolor=White]http://52loli.com/archives/623[/backcolor][/backcolor] • 第 1 页 前言 • 第 2 页 包装/附件 • 第 3 页 产品整体外观 • 第 4 页 机箱外部细节/做工赏析 • 第 5 页 内部细节——多功能扩展支架赏析 • 第 6 页 内部结构细节赏析 • 第 7 页 用料 • 第 8 页 装机演示用SFX电源——银欣SST-ST45SF-G简单图赏 • 第 9 页 装机/理线演示 • 第 10 页 总结 [backcolor=Black] 前言 [/backcolor] 好吧。。。我会虚心接受大家猛烈的吐槽,上一篇机箱评测中说FT04是我在天朝地区测的最后一款机箱,可惜因为最近论坛中讨论核显方案ITX整机的话题比较多,没有好好管住自己的手,又争取来了一款产品。 可能你会有这样的需求: 体积要尽量小、机箱尽量薄、并且外观更家电化为前提。 可以装入较高规格CPU的ITX平台。 电源选择可以避开水比较深的适配器+DC-DC模块方案,直接使用SFX电源。 保证一个半高PCI槽位用来扩展声卡或者显卡。 灵活一些的磁盘扩展性,至少可以装下一颗SSD+一颗2.5''HDD,甚至还能再放下一颗3.5''HDD。 那么本篇文章中将要介绍ML05刚好可以胜任: 35cm(长)x20.4cm(宽)x9.9cm(高)的尺寸下满足上面所有需求 定价并不高贵,目前处于270-290元价位 同时用料也没有明显缩水,采用0.8/0.9mm钢板。 [backcolor=Black] 包装/附件 [/backcolor] ▲因为ML05定价上属于低端产品,所以外包装也采用牛皮纸箱的方式。 包装正面印刷了产品的正视图。 ▲在另一侧则是产品的特性: 只有7公升容积。 支持安装两颗8CM风扇(侧面)。 4合1支架(可以支持12CM风扇/3.5硬盘/2*2.5硬盘/吸入式光驱四选一)。 支持ITX主板与SFX电源。 支持四颗2.5''HDD/SSD的扩展。 包装侧面印刷了产品的规格。 ▲附件,左侧是磁铁防尘网,可以直接吸附在机箱顶盖上,对应顶部的12CM风扇位。 四个橡胶垫脚交给用户根据情况来粘贴。 附送3调扎带与一组垫圈。 螺钉若干。 ▲说明书多国语言,安装说明印刷比较详细。 右侧就是多功能支架的使用方法,后文会实际安装演示。 [backcolor=Black] 产品整体外观 [/backcolor] ▲看ML05图片的时候其实很容易误解它是一款半高的M-ATX/ATX卧式机箱,但是实际上从箱子中拿出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体积的确很小。 产品尺寸35cm(长)x20.4cm(宽)x9.9cm(高)。 前面板ABS塑料与亚克力材质结合,亚克力有镜面涂层,虽然刚刚撕去保护膜看起来很带感,但是这东西是天然的指纹收集器,不过对于一款270-290元的ITX机箱来说,做到这样的质感其实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详细的外观细节、做工细节图片会在下一个章节放出。 ▲顶部的冲孔,右侧是留给多功能支架安装12CM风扇这种情况准备的,搭配附件中的磁铁防尘网可以达成防尘目的。 左侧是SFX电源独立风道安装方式时预留的冲孔,这里没有防尘设计要吐槽一下。 ▲USB3.0接口与3.5mm音频接口在机箱右侧,强烈建议把他们放在前面板处,因为如果用户打算把ML05放入电视柜的话,扩展会不方便,这样的设计只适合放在电视柜上面。 预留的两个8CM风扇位在这里,同样没有防尘设计,还要再吐槽一下。 ▲IO部分,提供了一个半高PCI扩展位,顶部的全高PCI扩展位原思路应该是用来装风扇调速器挡板的,当然如果买了pci-e延长线的话,也可以考虑在顶部配备一个全高的单槽pci-e设备(PCI的话在ITX主板上不太可能。。。),但是要注意CPU散热器的高度。 可以考虑的半高pci-e设备,包括声卡与强调2D画质的小众显卡,这两个配件都对应较高质量的视听效果需求。 右侧是SFX电源位。 ▲底部,垫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是不是要贴上去。 [backcolor=Black] 机箱外部细节/做工赏析 [/backcolor] ▲亚克力面板在边缘部分做了一个45°的角,这样可以避免面板从侧面看起来很像玩具的问题。 ▲开关和重启按键,上方是吸入式光驱口。 ▲必须要重点吐槽的接口部分,强烈建议直接放在前面板,外观不统一的问题可以用胶垫来解决。 风扇位的螺孔采用沉孔设计好评,但是没有防尘设计要差评。 ▲两个PCI扩展位特写。 ▲顶部的PCI挡板处为了美观配备了一块挡板,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一个大洞。 另外ML05的喷漆也是300左右机箱产品的水平。 其实我在期待ML05推出一个防尘网全部附带、增强喷漆的高级版本。 ▲板材结合处,没有槽点。 ▲顶盖与前面板的结合处,同样没什么问题。 ▲冲孔部分喷漆情况特写,孔内没有出现漏喷或者油漆堆积的情况。 [backcolor=Black] 内部细节——多功能扩展支架赏析 [/backcolor] ▲拆掉后方三颗螺钉,顶盖就可以拆下来。 ▲右侧放置的是多功能支架,这款产品的卖点之一。 在多功能支架下方就是放置主板的位置,左下是2.5''硬盘笼,左上是放置SFX电源的位置。 旁边的一道横梁用来加强结构,下个章节一起看细节。 ▲多功能支架使用四颗螺钉固定。 其实这个支架也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标注FRONT的一侧在安装时需要注意朝向前面板。 ▲支架做了冲压和折边处理保证强度。 ▲通过这些孔位,实现了12CM风扇/3.5硬盘/2*2.5硬盘/吸入式光驱四选一的支持。 ▲12CM风扇安装示意图,这样做第三方散热器其实不需要搭配风扇就可以实现及时地热量交换。 但是要注意CPU散热器的高度,实测安装一颗12025风扇后,CPU散热器不可以超过Intel原扇的高度,否则会与风扇产生冲突,当然使用12012规格的风扇CPU散热器的高度限制就可以再放宽13mm。 这样的设计要点个赞,12CM风扇对于小容积ITX方案来说可以起到低噪音下就达成足够风量的目的。 ▲虽然支持3.5''硬盘扩展,但是非常不推荐这样做,因为硬盘下面就是热源,可能会被动拉高硬盘的温度。 原则上3.5''硬盘尽量不要超过45℃。 ▲支持两颗2.5''硬盘扩展,虽然演示的是机械硬盘,实际安装时建议在这个位置上SSD,同样还是温度问题。 数据线与电源接头的宽度预留是比较合理的,建议先接好线材再固定硬盘。 ▲固定吸入式光驱演示,这里拿一个笔记本光驱模拟。 ▲有专门的导轨,位置调整好之后在另一侧上螺钉固定。 [backcolor=Black] 内部结构细节赏析 [/backcolor] ▲拆除多功能支架后,机箱内的结构一目了然。 考虑到有电源独立风道的模式,以及顶部风扇位+防尘网的设计,这款机箱仍然是正压风道设计。 ▲剩下的横梁起到加强结构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IO部分最薄弱的位置就在一个半高PCI扩展位这里,只有一片薄薄的钢板连接,很容易导致结构不稳定,这个横梁的加入算是比较严谨的设计。 ▲螺钉+这样的开孔可以彻底锁定横梁。 ▲2.5''硬盘位,箭头标注的是线缆的朝向。 虽然支持4硬盘,但是考虑到散热和稳定因素,建议只放两块盘。 因为2.5''硬盘的功耗比较低,所以这里只依靠金属外壳散热是没有槽点的。 ▲硬盘位通过三颗螺钉与机箱固定,安装硬盘需要先拆除硬盘位。 机箱加一些厚度,给硬盘位来个免工具设计我感觉YY度会大增。 ▲电源位,电源下方配备了胶垫预留了一部分空间,这应该是为了电源非独立风道安装方式设计的。 如果机箱内不多上任何风扇的话,最好去利用电源风扇将热量主动外排,仍然坚持电源主动风道的话务必要做好温度测试。 但是为了噪音,建议还是为机箱加一个进气扇,顶部一个12CM最理想。 ▲接口模块部分做工情况,焊料比较饱满。。 ▲机箱框架结合处特写。 ▲硬盘笼边缘部分特写,没有划伤手指的隐患。 [backcolor=Black] 用料 [/backcolor] ▲机箱底板+框架,0.8/0.9mm钢板(虽然读数超过了1.0mm但是因为机箱的漆层比较厚,所以需要保守一些)。 ▲顶盖,0.8/0.9mm,同样读数1mm,但是考虑到漆层后续需要更保守一些。 ▲硬盘笼,0.7/0.8mm。 ▲横梁,0.8/0.9mm。 ▲多功能支架,0.8/0.9mm。 这样的用料,加上比较严谨的内部结构加强设计,没什么可以挑了。 [backcolor=Black] 装机演示用SFX电源——银欣SST-ST45SF-G简单图赏 [/backcolor] 使用这款电源进行装机演示的原因是——成也模块接口,败也模块接口。 因为电源位前方硬盘架的存在,所以产品对电源+线材堆积在一起的长度是有要求的。 模块化电源因为接口部分的插接件会比非模块电源长一些,很可能会与硬盘笼冲突,为了测试这一点,顺便试试模块化SFX电源,就用SST-ST45SF-G来尝试。 实际装ML05,如果追求没那么高的话不需要用这么贵的产品,航嘉有正式渠道销售的SFX电源产品可以考虑,并且价格比较不错。 ▲SST-ST45SF-G的包装盒,功率450W,过了80Plus金牌认证。 ▲背面主要对80Plus金牌的转换效率进行说明。 右侧突出模块化与纹波优秀的特性。 ▲包装内部。 产品说明书、SFX—ATX电源支架、电源本体、模块线、电源线各一套。 ▲这样的说明书封面很高端的样子。。。 ▲附带了一本产品说明与一本安装说明。 说明书中除了各个接口的插拔方法之外,连各颜色线缆、各接头的定义都有提供。 ▲标签。 ▲电源本体。 ▲模块线,总共可以提供的接口: 24pin 4/8pin CPU 6+8/6pin 显卡 3*SATA接口 2*D型接口+软驱接口 ▲包线细节特写。 ▲好吧。。。对于一款电源来说不上负载仪和示波器测试就不算电源评测,这里只当做一个超简单的图赏。 下面进入装机/理线部分: [backcolor=Black] 装机/理线演示 [/backcolor] ▲USB3.0接口比较遗憾没有采用扁线,理线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挑战,其他线材还好。 ▲装ITX平台习惯上建议先把主板的前面板跳线接好,非扁线的USB3.0可以先预估一下线材长度再拔下来,防止脆弱的接口损坏。 产品的CPU散热器限高为37-70mm ▲将线材合理布置在主板下方后使用螺钉固定主板,这样机箱的前面板跳线就只剩下USB3.0在外面,最后的理线效果就不至于看起来那么乱。 ▲如果不装8CM风扇的话,USB3.0线缆可以这样走过去,原则是线缆不会有任何机会挡到CPU风扇。 ▲安装硬盘,硬盘建议距离主板越远越好,并且尽量贴近有金属的部分,如果有导热垫的话建议把导热垫贴在硬盘PCB和金属之间。 以上建议仅限机械盘。 ▲装好硬盘架后再装电源。 ▲电源24pin和4pin,以及SATA数据线可以利用机箱提供好的位置捆扎。 原则同样要彻底避免线材挡到CPU风扇。 ▲因为硬盘位和电源之间放置线缆的空间很小,不适合藏线,所以多余的线材最好关注每个细节,这里我把4pin和24pin绑在一起,同样要避免线材挡到CPU风扇。 ▲SST-ST45SF-G刚好通过了测试,这里的空间虽然挤一些,但是没有硬伤。 另外电源风扇朝上是电源独立风道的安装方式,用来充当热量外排风扇的话就是将风扇朝下。 产品的电源长度限制为140mm。 ▲上面提到的顶部安装12CM风扇时,要注意CPU散热器高度的问题。 建议购买12012风扇换取更多空间。 总的来说,ML05为了空间取舍了理线效果,但是由于内部设计了固定线缆的孔,所以认真搞定后不会有线缆挡到风扇的隐患。 建议加强USB3.0线缆的方案,改成扁线体验会更好。 抱歉因为测试资源短缺,暂时手上没有高端CPU,所以散热效果测试无法提供,有机会我会补上。 [backcolor=Black] 总结 [/backcolor] 定位明确、价格划算的产品。 无论用来搭建一台强调影音体验、融入客厅环境、具备很强CPU效能的HTPC,还是用来搭建一台追求小巧、可靠的低端ITX整机,它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严谨的结构加强与用料设计与可扩展12CM风扇位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缺点与建议: 继续加强防尘,为侧面8CM风扇位与电源位提供防尘网。 USB3.0与3.5mm接口的位置最好重新设计,对于打算把机箱放入电视柜的用户来说,接口在侧面是硬伤。 2.5''硬盘位最好加入免工具设计,让用户的装机过程更顺手一些,哪怕把机箱加高都可以。 建议推出一个高级版,加强喷漆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