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www.chiphell.com/thread-980826-1-1.html
金士顿SSDNow V300是中低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一款固态硬盘,价格便宜,性能不赖,但是最近陆续有用户报告称,新买的506A固件版本性能很差,AS-SSD测试持续读取速度还不到300MB/s。怎么回事儿呢?
和很多固态硬盘OEM厂商一样,金士顿在采购NAND闪存的时候也是整块购买晶圆,然后自行验证、切割、封装。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大大降低成本,但坏处就是除非厂商自行公布,外人不可能知道闪存供应商。
如果按照正规流程,这样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关键在于,资本都是追逐最大化利润的,有空子谁忍得住不钻?最大的反面典型就是OCZ,“白片”问题完全搞臭了自己。
金士顿虽说是大厂,但也不能免俗,玩起了更换“劣质”闪存的把戏。
AnandTech查验后证明,SSDNow V300第一代(包括给媒体的评测样品)用的是东芝19nm Toggle 2.0闪存颗粒,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悄无声息地换成了美光20nm异步闪存。
要知道,前者的接口带宽可达200MB/s,而后者通常只有区区50MB/s——其实无论金士顿还是ONFI规范对后者都没有明确说明,可见不值一提。
下边就是505A固件、东芝闪存和506A固件、美光闪存的AS-SSD不可压缩数据实测性能对比:
差距太明显了,新版的速度简直惨不忍睹,
四项指标分别缩水了64%、43%、25%、41%。
对此转换,金士顿并未做任何公开声明,面对媒体的质疑询问才解释说他们并不是想故意降低产品品质,而是出于物料成本方面的考虑,并且正在寻求新的闪存供应。
金士顿还说,
他们考虑过将产品名字改成V305之类的以避免混淆,但最终决定名字不变。
总之,准备入手V300的一定要小心了。
506A固件产品的坑爹跑分:
rBEhVFMVy2IIAAAAAADMgCi8aPwAAJdkQIGGxUAAMyY854.jpg (87.7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4 21:01 上传
V300不光是506A固件的产品坑爹,这里还有个521A固件的坑爹货
140724rirq16qfr0bqwhrv.png.thumb.jpg (95.2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4 16:19 上传
京东上已经一堆人在抱怨了
再来个525A固件的性能图,跳跃得还真厉害,看来颗粒品质差得飘忽不定?

个人看法: 金士顿这次是找死来了,镁光的异步颗粒实际上就是被淘汰的同步颗粒,颗粒质量不好开不了同步模式只好跑在异步模式上,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很多25nm的异步颗粒的寿命只有1000多次擦写,这还是镁光(intel)官方封装的25nm异步颗粒,现在金士顿自己封装的20nm的异步颗粒估计1000次都达不到,之前我发过贴分析出V300上的东芝颗粒寿命只有2000PE,没想到这次换上来一个更差的... 就这颗粒的性能和质量连棒子的TLC都比不上了,这不是来找死么? 搞笑的是隔壁一堆人给金士顿辩解,又拿什么体验来说事,就这点性能,连sata2接口的速度都跑不满,4k的性能也降了这么多,体验能好到哪里去? 敢跑个PCMARK对比么? 很多厂家都换过颗粒,但像金士顿这样换颗粒性能和质量大降的换法,简直是完全藐视用户感受。
隔壁论坛版主和管理员轮番上阵给金士顿辩护,跟当年批判orz换颗粒的时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搞笑,难道在自打脸? 最近又在给棒子的840evo翻案,说840evo用了领先两代的黑科技,还真是自打脸了.
那帮货拿钱给别人做宣传时光挑产品的优点说,对于缺点或者一笔带过或者直接不提,对于必要的功能用模糊化的语言误导观众认为这是产品优点(镁光M500是有掉电保护的哦,可惜这保护是因为镁光闪存的延时太大掉电时来不及写入而被迫加上的,而且只保护FTL数据而不会保护用户缓存数据)
现在又开始给浦科特马上要上市的M6S造势,说什么东芝A19闪存才是真正的19nm闪存,听起来很正统很牛逼的样子哦,那请问之前m5p和m5pro上的东芝闪存是多少nm的? A19闪存不就是进一步缩小工艺的闪存嘛,是用来降低成本的,寿命肯定降低,到时候估计又要说这还是3000PE寿命的哦,可惜连东芝官方都不敢标寿命数据,3000PE寿命从32nm一直吹到19nm没变过,可能吗?
又比如他们正在测试花驰的战将寿命,已经到5000PE了哦,寿命很牛逼哦,可惜测试的盘都是花驰主动送测的,谁知道花驰的这几块盘是不是特挑的呢? 战将的闪存颗粒是花驰买的圆晶自己封装的,花驰只要选圆晶最中心的那部分来做SSD,寿命稳定性就能得到很大的保证,因为圆晶最中心的那部分闪存良品率是最高的,质量也是最好的。因此可以大胆地怀疑送测的是最好的,外面正式卖的又不一样,那么这个测试就没啥说服力了。
对于没拿钱的产品就使劲黑,比如棒子的SSD,目前棒子在内存颗粒、闪存颗粒和SSD上占有率排名第一,这还黑得不亦乐乎,这是侮辱广大群众和OEM厂商的智商么? 又比如ORZ,ORZ当年第一个使用全盘SLC模式时,他们黑得那个狠啊,结果2012年东芝出了个THNSNF系列也开始用全盘SLC模式,东芝接下来的thnsnh一直到现在的thnsnj系列一直用全盘SLC模式,他们就闭嘴了,这脸打得,现在ORZ被东芝收购成为亲儿子了,看他们怎么黑.
当初吹捧浦科特SSD的时候,拿跑分说事,跑分很高性能很牛逼哦,现在跑分跑不过别人了,就拿体验和稳定来说事,浦科特很稳定么? 他们的浦科特专区一堆人抱怨卡顿、不兼容甚至挂盘,浦科特官方几乎每个固件更新都说是解决什么稳定和兼容性问题,这算是稳定么? 连基本的使用都出这么多问题,还谈什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