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填日记坑。
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上学,打工,网站,视频和图片素材拍摄,学习更多的视频制作技巧,这些几乎每天都要循环一遍,做下来之后,不知不觉就已经凌晨3点了。
学习的越多,折腾的越多,就会发现自己需要去了解的东西越多,然后加上自己就快要变成大叔,紧迫感逼着自己不断吸纳着各种知识。
也刚刚反应过来,我到日本马上就要一年。
- 一年前,为了省钱从哈尔滨坐火车到南京再到上海,然后在上海浦东机场过夜赶第二天春秋航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 每顿饭控制在100日元以下,感觉电车太贵坐不起,扛着相机和一堆镜头步行到各个地方拍照发文章的过程,让我的体重暴降20KG,虽然苦虽然累,但是每次内容发表后看到越来越多的网友成为了PC426的读者后,就感觉安心了许多。
- 顺利找到工作,以及用打工的工资终于可以买下梦寐以求的Canon 5D2这种得救的感觉。
- 再到利用5D2拍出的第一部视频作品在B站得到强力支持。
- 最后再到现在暂时的稳态。
每一步都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实行着,每一天都在向自己的新极限挑战,日本的留学之旅让我渐渐找到了自我。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
回归正题,说说最近折腾的东西:视频制作方面的进展:
▲在上一篇日记发布后,我留意到二手2600K和P67的价格跌到了很划算的位置,于是着手升级平台。
在秋叶原找电脑配件商店的时候看到一家酒吧好有爱。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买买买,总共入手四件战利品——
- Intel Core i7 2600K盒装——21900日元
- ASUS P8P67 EVO B3(CPU插槽保护盖丢失)——6570日元
- Team DDR3 1600 8GB*2——15336日元。
- GELID GC-2导热硅脂——Yodobashi积分刷来。
合计43806日元,折合2541RMB。
▲入手i7 2600K是作为一名DIY玩家对Intel满满的恶意。
在去年我曾经用4770K搭配GIGABYTE Z87X OCFORCE做了一期超频测试:
http://www.pc426.com/article-253-1.html
结果大失所望。
对于一颗i7 2600K来说,上一个比较好一些的风冷日常都可以跑在4.8GHz的频率下,而对于4770K来说4.5GHz基本已经是极限,因为那糟糕的封装导致的糟糕的温度表现。
而2600K、3770K、4770K,也就是SNB—IVB—Hotwell三代CPU的同频效能基本没什么变化。
结论显而易见——日常超到4.8GHz的2600K是排在2011平台之下效能最强的CPU。
当然,这也是DIY市场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差不多3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款同级产品与之抗衡,这种情况下很少会有用户考虑升级平台,而且像我这样的用户甚至会出掉新平台换回老平台。
▲Sandybridge满载着很多经典的回忆,2010年底,我从满满都是爱的哈尔滨至尊地带BOSS手里,拿到了还要过半个月才可以发布的Sandybridge平台,而且一次同时拿到了好几颗不同型号的产品。
在测试的时候发现,虽然新一代产品超频上的限制很多,但是效能提升以及超频能力提升是让人吃惊的,我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做了所有的测试并且把测试结果做成了评测,这套评测成为了天朝地区第一篇系统测试Sandybridge的资料。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Sandybridge是Intel能让玩家兴奋产品的绝唱。
▲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拍摄这几颗CPU的兴奋感觉。
入手这套平台,基本上只是为了回忆。
▲同时入手的Team的DDR3 1600 16GB双通道套装,入手理由是比较便宜。
▲我好想好久没有拍硬件的照片了。。。
▲一般来说,如果不单独开领收书的话,这就是日本各个商店的发票。
售后的时候需要出示这张凭条,在日本买过东西,或者将要来日本的童鞋千万要注意不要把它当废纸。
PS:有一些店面的收据也会兼做领收书,上面会有所在区的水务署承认标志。
普通收据和领收书的不同之处与国内是一样的,企业可以拿着领收书报税,但是不能拿着收据报税。
▲一起入手的华硕P8P67 EVO。
▲P67时代华硕的主板还没有走歪,可惜之后彻底歪了。。。
纪念曾经没有变成华硕黑的日子。
▲这片连散热片上的膜都没撕掉,没有灰尘,没有任何氧化,线材袋子都没被打开,被打开的还留着袋子的P8P67 EVO B3只卖6570日元(折合380人民币)。
原因是。。。CPU插槽保护盖丢失。
虽然这个问题很严重,可能会导致针脚被不小心碰歪,但是。。。在店面是允许你仔细检查的。
在日本使用各种产品的同学务必要注意,如果你打算最后把东西卖给二手店,请务必收好所有的配件,包括配件的袋子,否则你卖出去的东西价值会一落千丈。
▲拍摄这张图时候平台还没有搭建好,之后我将之前平台上面的宇瞻DDR3 2133 8G双通道和新的内存混差,然后给每个插槽调整了不同的时序直到测试稳定。
现在24G的内存应该可以愉快地玩耍达芬奇了。
于是超频设置和测试完成之后果断就开始自学达芬奇。
▲实际操作也发现为什么做好莱坞大片的团队基本都是在用达芬奇。
这东西只要机器的效能足够,内存足够,可以直接把效率提升上来。
比如局部改变视频中coser头发的颜色,还有改变皮肤的颜色基本只需要5分钟的调节。
这就是调教结果:
原片:
调校后:
▲今后PC426的视频调色会直接用达芬奇进行,目前正在苦练技术中。。。
另外,伊豆花絮上下篇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反响,感谢大家的热情。
另外,求大家不要在我的视频里就中国和日本的差距这种问题吵架了。
最近的随拍:
▲最近在晚上下班后,在到处闲逛拍摄延时摄影作品,顺便扫了扫夜间的车站。
▲神田站好像大家意外的熟悉?因为下一站就是秋叶原。
▲这张的色调试着换了一下。
▲落ちないキヤップ?!=掉不下来的瓶盖?!
日本人很喜欢在一些细节上加强,想了想的确很多人在拧开瓶盖喝水的时候会不小心把盖子掉在地上,解决方法就是从固定瓶盖的环上入手。
这种水买过几次,这个设计做到了瓶盖可以简单继续拆下来,环也可以简单拆下来,并且瓶盖固定在环上面的时候还可以翻过去方便喝水。
另外大家知不知道日本的所有饮料瓶上面的标签都有方便撕下来的设计?甚至玻璃瓶上面的纸质标签都用了可以完整把纸撕下来,玻璃上也没有痕迹的胶水。
感兴趣的话我会单独发个帖子。
▲最近发现站员还会经常巡视滚梯,拍这张图片之后这位站员就马上又走楼梯上去了。
真是辛苦。。。。
▲新大久保附近的随拍。
没错你们看到的鸭脖是中国人开的饭店里面卖的菜。
另外去串店串鸡肉串的同时也学习到了日本人奇怪的吃鸡肉观念——
- 鸡脖如果不把肉剃下来做出料理的话,日本人不会啃鸡脖子。
- 认为非常麻烦,所以不知道怎么吃鸡翅尖。
- 认为爪子非常脏,所以日本人不吃鸡爪,鸡爪会被当做骨头炖汤,汤炖出来之后他们会一点不剩地把所有鸡爪扔掉。
- 他们很喜欢吃鸡屁股。
至于鸭肉,其实除了中国店之外我没见过有卖。
▲《老子是魔法少女》动画化巨幅宣传海报。
▲车站内设施的定期点检。
▲去年这个时候还会看到电车里的上班族穿着西装、拿着各种漫画在电车上看的情景。
最近几乎都换成了用手机和平板看漫画,强大的接受能力与固执并存的日本人,恩。。真是个很难的课题。
工作:
▲最近在土豪BOSS的公司开始点海报修改和设计的技能树。
当然,因为强迫症作祟,所有的海报素材我偏要自己拍。
于是开始了人像拍摄的自学。
感谢公司里妹子的配合。
▲这些图抠成了透明背景,会用在化妆品业务的广告中。
可惜目前的灯都是之前拍静物的,拍人有些局限,胸部以下需要补光。
于是另一台闪光灯纳入最近的败家列表。
▲Subedi桑对被拍照非常有兴趣。
无论摆什么奇怪的姿势都很兴奋。。
这样有强烈对比的图片很久之前就想拍了,感谢配合。。。
▲沉思状。
▲再试试这样打光。
▲拍摄环境是这样,好像用来拍静物的背景纸也不够宽,凳子我好像应该最好换一个白色的。。
▲拍摄人像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50 1.8还有24-70 f2.8仍然不太完美。
于是到新宿的mapcamera寻找适合用来拍人像的头。
就是它把我毒到了,[backcolor=rgb(249, 249, 249)]CONTAX Planar T*50mm F1.4 AE。[/backcolor]
[backcolor=rgb(249, 249, 249)]通过转接环上在无敌兔上面。[/backcolor]
▲然后就是这样的效果。
PS:演示用的机器也是一只无敌兔。
物理转接,没有合焦提示,当然,对焦也要手动,不过对于50头拍摄的目标来说这不是问题。
光圈同样也是手动调节的(大赞!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担心镜头转到其他相机或者摄像机上面之后光圈没办法调的问题了,我爱老头)
▲虽然1.4大光圈很有魅力,但是强迫症还是开到2.0换取更好的画质。
锐利的焦内和柔美的焦外,以及这样的过渡简直把我毒到了。
果断放入败家列表。
PS:上面的器材组合是BMCC+16-35 f2.8.
没错,这家店把这样的组合放在柜台上供来店的人随便玩。
▲适马DP2 Quattro,真是一台奇怪的产品,据说CMOS有新的突破,不过可惜在这个环境下试机试不出CMOS的好坏。
▲一桌子的壕物都可以拿来把玩。
然后。。。中毒,钱包继续阵亡。
其他的一些随记:
▲尝试目前在日本最便宜的3G&4G上网方案。
亚马逊上买了一张OCN ONE的SIM卡,还有一个二手的4G移动Wifi。
▲OCN MOBILEONE,是DoCoMo推出的一个很划算的3G/4G流量套餐。
流量包有下面几个可选(包装上是老方案):
- 每天50MB流量,每月972日元=56RMB
- 每天80MB流量,每月1490日元=86RMB
- 每月1GB流量,每月1188日元=69RMB
- 每月2GB流量,每月1566日元=91RMB
- 带宽500kbps,每月7GB流量,每月1944日元=113RMB
- 流量超过限制后,带宽降为200kbps。
- 当月可以随时修改下个月的流量套餐计划。
- 可以办分机共享流量,每一台分机需要1944的开户费用=113RMB。
部分终端没办法用这张卡,兼容列表见:
http://service.ocn.ne.jp/mobile/one/datacard/
▲换这边的另一个原因是DoCoMo是日本地区信号覆盖最广的运营商,之前用Softbank各种没有3G/4G网络,skype各种卡卡卡。
▲感觉唯一麻烦的流程就是确定兼容的手机或者移动Wifi,然后手动设置账号密码还有APN,其他的感觉没什么门槛。
当然,这个流量计划也是因为上面这些步骤对于日本人来说实在很麻烦,于是才这么便宜——喂。。。你们要懒到什么程度。
详细的使用感想我会单独发文章出来。
最后,深夜报社系列:
▲和丧男还有另外一位基友去吃烤肉自助的时候为了报复社会拍的。

▲日本的烤肉自助一般都会在开始的时候给你上一大盘好肉把你腻到,各位吃货一定要小心。
继续填坑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