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把专门学校开学之后的日记更新。
这一段时间的生活同样还是在忙碌,新奇和紧张中度过,这种快速的节奏我其实也很喜欢,因为可以找到每天都在活着的实感。
▲每天早上上学会经过的饭田桥车站,装修风格很有意思,就像进入四维空间一样。
另一个会经常见到的景象就是车停下,黑压压的一群人从车厢里急速走出,然后向空无一人的走廊进发,远看很可怕。。
▲学电影专业的一个福利就是很多课程都会欣赏一些作品,很多短片还是youtube上搜不到的。
老师也个个都是技术宅,上课之前连投影和音频都要摆弄摆弄。
▲选择这所学校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这所学校在一年级的时候会要求我们各拍摄一部200英尺和一部500英尺的16mm彩色胶片短片。
这或许是一生中唯一的两次,可以组成一个专业的团队拍摄胶片作品的机会。
我想这是在数码时代非常珍贵的体验。
不知道大家对我拍胶片电影的见闻是不是感兴趣?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会多记录一些细节。
▲中间的样品如果大家曾经拍过胶卷照片的话应该会比较熟悉,35mm的底片,只不过拍电影用的胶片非常非常长,一卷下来400英尺(121.92米),不过别看这么长,如果按照24fps来拍的话这一卷只能拍上4分半。
- 另外这里的35mm底片上每一帧不是4:3,而是1:1.85,也就是宽荧幕电影的比例,大家也可以看到帧和帧之间有很大一片空白的区域,因为胶片每帧要走行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4:3裁剪成1:1.85后,被裁掉的区域只能空出来,这就是直接拍宽荧幕造成的浪费,想要解决这样浪费胶卷的问题,让每一帧之间的空隙和4:3一样,就要用到一个叫变形头的东西,把它放在镜头前面,就可以把拍到的东西横向压缩,产生的效果是胶片上虽然拍出来的比例是4:3,但是每一帧上的画面都是被压扁的,在放映的时候再对画面进行横向拉伸变成宽荧幕。
- 很多电影里面出现横线光斑,就是变形头制造出来的,最近我也在考虑用变形头来拍宽荧幕视频,这样后期就不需要狠心裁掉视频造成像素的浪费,只需要在剪辑软件里面对视频进行横向的拉伸,或者纵向的压缩。
PS:平时经常提到的全画幅就是35mm的底。
▲右边的是16mm的底片,这一次我们用来拍作品要用的规格。
- 35mm和16mm的区别可以从现代数码相机的区别来考虑,底的大小决定了成本,画质,还有实际拍出来的焦段。
- 35mm上一帧的面积是16mm胶片4帧的面积,当然。。。底小很不爽就是了。
- 成本?好吧很吓人。。
- 一卷35mm 400英尺长度的胶片折合RMB要800多,没错按下拍摄按钮让胶卷转上4分半,800多RMB就这样没了。
- 16mm差不多是一半的价格,而且能多拍一倍左右的时间。
▲前面棕黄色的彩色负片冲印之后就变成这样,用放映机投出来就是电影了。
不过这部分的样品是用来说明不同宽高比规格的。
▲其实35mm并非电影胶片最大的画幅,这里面还有更大的,比如这里的是70mm胶片。
▲数码这边追求全画幅甚至半幅,抱怨APS-C和M43底太小,胶片这边也一直存在这种纠结,于是为了画质出现了这种怪物一样的画幅。
这个70mm/15P的的规格回去查了下,然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IMAX。
顺便也查到了一个技术叫做IMAX DMR,流程是用4k分辨率扫描35mm胶片,然后经过后期处理后再冲印到70mm 15P的胶片上。
关于胶片的事情下次继续说,放松下分享其他的见闻。
▲第二次和熊妈妈面基,然后一起在秋叶原Yodobashi楼上发现了一家很棒的店,这一盘炸鸡才要500日元。
▲很可惜那天只有晚上有一点点时间,吃完了饭已经很晚,加上熊妈妈也很累,所以很早就回去了。
夜晚的秋叶原,满满的回忆。
▲在准备胶片作品的同时,我们还被要求拍一些数码作品,和work0(http://www.pc426.com/thread-99168-1-1.html)一样,一个大致的题材,大家自由发挥,有机会我会上传Work1的作品。
▲和别人一起折腾拍短片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拍Work1还和同学一起到浅草去拍部分场景。
好吧。。。。热情导致这一个Work1我参与到4部作品的制作,然后把自己变得超忙。
▲从Work2开始,需要我们用剪辑工具制作作品。
比较棒的是剪辑课程这边,Final Cut Pro和Pr都会学,当然FCP用到现在感觉还是非常不方便,做个改动就要先渲染才能预览,完全不知道苹果是怎么想的,明明苹果的机器性能那么弱。。。
▲然后是一件比较让人紧张的事情,续签我的留学签证。
我之前得到的签证到7月4日为止就会过期,需要用现在这所专门学校的证明材料继续续签才能留在日本。
东京地区需要去品川递交材料。
签证过期的2个月之前建议大家就去递交材料申请延期,不然可能会来不及。
▲因为都营地下铁可以到品川,从品川车站还可以坐都营巴士去东京入国管理局,所以将来去续签的同学我建议买一张都营的一日通票,可以省下很多路费。
▲日本的巴士非常非常贵,一段2km左右的路就要花掉210日元(差不多10.5RMB),往返就要420,还没算上坐电车的往返520。
而可以一天内随意坐都营电车和巴士的通票只需要700日元。
在日本仔细调查一下的话交通费还是可以省下很多的。
等待的时候和别人聊天,听到我是这样来入管局的,大家纷纷表示“狡猾狡猾”。
▲东京入管局在一座面积比较小的人工岛上,有两座桥和这座岛相通(防止被抓到不法滞在的外国人逃跑么。。。)
▲申请延期是在B区域。
▲到了B区域之后,先排队让工作人员看一下你要递交的材料是不是齐全,然后工作人员就会给你一个排队用的号。
▲人。。。。超多。
而且基本上可以饱览各个人种的特点,仿佛全世界的人都聚在这个房间里。
▲9点半过去,总排队时间足足用了6个小时。
▲材料交上去,剩下的就是等待。
日本的消费税从5%涨到8%之后,交通费用这边就会多出很多零头,因为售票机在设计的时候最少只能以10日元单位找零,所以用现金结算和用交通卡结算就出现了几日元的价。
▲夏季闪闪发光的午后街道真是好喜欢。
▲这段时间还和叶修一起去浜松町的貿易センタービルディング的展望台拍了素材。
又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