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再做回来 器材建议仔细纠结下再下手,其实器材很多时候并不是瓶颈Mufasa 发表于 2016-2-21 18:48 2013年的帖子啊,内容丰富,受益挺多。 然而去年我入摄影坑以后,还是走上了添置各种器材的路线。。。。
没好器材≠拍不出好片——产品照质量提升速成教程
10 months later
简直可以说是宇宙外的“门外汉”的我,前前后后后看了好几遍,一边捣鼓手里的相机,一点点将生硬得咯死人的“快门、感光、光圈”(这三尊活佛的名号还背不全)凿进大脑里,纠结搞套灯作死一下,然而,2013年的300元,2016年的差距,又是一顿蒙逼。我窃窃的想,会不会有最新市场报价的室内灯光选择教程分享呢?不用长长的一片…………。短短只字片语也好哇!
说实话,新手还都不是的我,撞进这教程,不知是福是祸呐。就是作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对坛主的奉献表示深深的感恩哈。(大腿抱不着,献上膝盖)
受教了~下次会学习一下拍开箱图~
21 days later
@guanyuhan42 你好。这个章节<搭建廉价但专业的摄影棚>的视频能再分享一吗?非常感谢。
7 months later
挖坟 鞭尸 炸尸 (素质三连)
学习下布光
谢4总 学到了!
13年发的摄影教程,竟然不知道
真心感谢,这文章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或許等我开始摆弄灯阵的时候回来看又会有新的收获。感谢!
顺便提一局,基本上这帖子的所有视频都挂了。求再分享。还有就是不知道4总有没啥新的心得体会?求更新。
[backcolor=Black][backcolor=Black] 索引 [/backcolor][/backcolor]
[backcolor=Black][backcolor=White]使用手机/平板的用户建议点击下面链接查看,排版会有优化:[/backcolor][/backcolor]
[backcolor=Black][backcolor=White]http://52loli.com/archives/639[/backcolor][/backcolor]
- • 第 1 页 前言
- • 第 2 页 ISO——使用低端设备最应该注意的参数
- • 第 3 页 光圈——合理控制景深
- • 第 4 页 弱光/单一光源环境下的用光技巧
- • 第 5 页 防止畸变&不同焦段下的利用技巧
- • 第 6 页 搭建廉价但专业的摄影棚
- • 第 7 页 PS下抠图的视频教程
- • 第 8 页 使用日光拍产品照
- • 第 9 页 使用节能灯拍产品照
- • 第 10 页 使用浴霸作光源拍摄产品照
- • 第 11 页 简单易懂的构图技巧
- 刚好临走之前已经没什么东西可折腾,就为大家带来一些实质的福利了。
- 那就是如何充分榨干手中的设备,利用环境以及拍摄手法的改善,让手持卡片机的各位也可以拍出养眼的图。
- 很多有爱的网友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想与其他网友分享自己使用某款产品的感想,但是自己手上只有一个卡片机,而很多观众老爷都比较挑剔,所以经常会出现认认真真写了内容和感想,但是只是因为图片不给力,所以文章的反响并不好,并且实际经验也表明,一篇评测是否受到欢迎,很大程度依赖于图片。
- 为了让自己的图片养眼而去买高端单反什么的。。。只有土豪才能做得出来。
- 我自己其实就是从使用卡片机拍摄评测图片开始的(卡片机+浴霸组合是真正的起点,后文会为大家演示这个方法),慢慢折腾出现在的评测图片水准。
- 开篇的两个章节,会从不需要白色背景、并且弱光的环境下入手,为大家提供在弱光环境下拍摄图片的一些技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向大家表述明白摄影设备中影响画质与图片“感觉”的三个参数——ISO、光圈、快门。
- 对以上三个参数有了基本概念后,第三个章节会简单为大家分享一些弱光环境下的用光技巧。
- 第四个章节,会为大家解释很多人使用卡片拍出的图片为什么有畸变、如何避免畸变,尽量把“弧形的主板”这种问题解决。
- 第五个章节主要介绍目前我用在评测中的图片拍摄方法,也就是使用低端单反/微单/卡片搭配引闪器以及室内闪光灯拍摄高质量图片。
- 第六个章节是一个视频资料,让大家了解如何在PS里高效率的抠图,这样只要原图没问题,我们都可以得到让人感觉很干净的、纯白或者纯黑背景图的产品照。
- 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会为大家介绍在无力购买室内闪光灯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常见的光源:日光、节能灯光源、浴霸等等拍出有产品照感觉的图片。
- 最后一个章节是最上面章节的综合汇总,主要尝试培养一下大家对构图的感觉。


[backcolor=Black] ISO——使用低端设备最应该注意的参数 [/backcolor]
- ISO(感光度),其实是导致相机定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 感光度越高图像越亮但是噪点就越多,越高端的相机,在越高的感光度下噪点越少,所以考验高端单反的应用环境多数在夜间,或者演唱会等环境。。
- 感光度的原理在这里不再占篇幅说明,大家可以自行翻阅(http://www.baike.com/wiki/ISO%E6%84%9F%E5%85%89%E5%BA%A6)
- 对于手持低端相机的各位,请在拍摄图片时务必注意感光度设置,尤其是产品照:过高的感光度产生了很多噪点,即使通过软件降噪,最终的图片也会感觉很模糊。
- 目前很多卡片机其实也提供了手动挡,大家可以手动调整ISO和曝光时间,建议大家拿到相机后,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相机在各个感光度下拍摄同样一个物品,然后在电脑上放大图片进行对比,得出超出多少ISO之后,会出现明显噪点的结论。

光线不足、ISO又不想开高?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延长曝光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三脚架实现,比如上面的成品图片,我就是使用ISO100、2秒的曝光时间来实现的。ISO200:









-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摄影玩家都喜欢买一个三脚架,三脚架的作用就是在长时间曝光的时候可以稳住相机,这样就可以通过长时间曝光避开相机在高感下画质糟糕的软肋。
- 当然,长时间曝光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噪点,还有很多其他玩法,这些更高阶的摄影交流帖子我会提及。
- 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拍照要用到会瞎眼的闪光灯,闪光灯在触发的一瞬间会产生很强的光线,这样相机就可以在较低的ISO以及较短的快门时间这两个前提下拍摄产品,当然,在上面的案例中是不太适合使用闪光灯的。
[backcolor=Black][/backcolor][backcolor=Black] 光圈——合理控制景深 [/backcolor] 光圈会影响到进光量与景深(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虚化效果),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比如f5光圈就要比f10大,这个时候f5设置下进光量更多,焦外虚化越明显。
- 快门:快门越慢,也就是快门时间越长,进光量越多,但是快门时间越长,就对相机在拍摄图片时的稳定性要求越高,如果曝光期间相机发生了震动,那么最后的图片就会“抖”,很多让人感觉撸多了的图片就是这样来的,所以慢快门最好有三脚架辅助;相反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对机身的稳定性要求就越低,并且快门速度越快就越容易抓拍到高速运动的物体,比如正在下落的水滴中倒映的像。
- ISO、光圈、快门最终决定了图片过曝(太亮)还是欠曝(太暗),但是它们又不只是单纯影响一种结果,所以每一张图片其实都需要在这三个参数之间进行一些探索,如果你对手里的设备足够熟悉,那么就可以略过探索过程,直接设置好参数进行拍摄,这个过程只能由大家来自行体会。
- 下面来对光圈设置进行演示,现在见到很多童鞋拍图都喜欢直接开大光圈,认为各种虚化图片才YY,但是光圈太大了反而会有反效果,光圈设置的原则应该是突出主体,或者为了某种合适的艺术效果。
- 下面我使用佳能50mm f1.8镜头为大家演示一下这只镜头搭配佳能500D机身,从f10到f1.8的景深变化情况,同时整个过程只调节快门,ISO统一设置为100。
- 同样,很多卡片机的光圈已经可调,所以这并不是单反、微单的专利。











[backcolor=Black] 弱光/单一光源环境下的用光技巧 [/backcolor] 重新贴一下拍摄环境的图片:








[backcolor=Black] 防止畸变&不同焦段下的利用技巧 [/backcolor] 还是用两张图对比来说明这个问题,同样可以看到很多玩家的评测中给出的产品图片是这样的:


- 理解角度1:假如你在拍一张全家福,假设相机距离人群的远近是固定的,焦距越短,你就可以把更多的人拍进一张照片,焦距越长,一张图片里能拍进去的人就越少。
- 理解角度2:焦距越长,就可以把越远的物体拍清楚,或者可以把镜头看做望远镜,焦距越长,倍数越高。
- 理解角度3:对焦距离同样都是30cm的情况下,焦距越长的镜头越适合拍“微距”,这个时候可以把焦距长的镜头理解为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
- 理想情况下就像上面说的,但是因为镜头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畸变,尤其是边缘部分,所以如果拍摄距离与焦距搭配不当的话,图片拍出来之后你会发现物体并不是我们眼睛看到、感受到的形态。
- 这里需要大家记忆一个规律:焦距越短的镜头,拍摄时距离被摄物体越近,物体的形变越明显,所以距离物体比较近的时候,建议使用较长的焦距(卡片机的参数中,使用了xxx倍数变焦代替,这里也就是倍数更大的优先),除非为了突出某种效果(后面会演示),否则原则上不用较短的焦距(有的叫广角)。



[media=swf,500,375]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4621073_1251297990_bhizH3YwB2TK+l1lHz2stqlF+6xCpv2xhGu2vlOmLAlQXAyYJMXNb9wG5C/UAc9F8noLHcwydP8i0R8saK1b/s.swf[/media]
同样,这种特性如果被正确利用,在很多地方其实可以让图片看起来更好,下面还是拿一张M-ATX主板做例子:
50mm焦距下拍主板:


- 在相同距离下,使用不同焦距拍摄某个物体,最后图片经过裁切处理,如果排除成像品质等因素,我们最后将会得出几乎一模一样的图片。
- 也就是说,焦距比较短,又不想让物体畸变失真,我们可以与被摄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 总的来说,如果要以控制物体畸变到尽量小的状态,那么较近距离拍摄时要尽量选择较长的焦距,如果没有长焦可选,那么我们就让相机距离被摄物体远一些,最后通过裁切得到想要的图片。
- 另外在多一句嘴,说一下为什么拍摄产品照或者人像的应用中,很多很多人都喜欢用50 1.8——因为50mm定焦的结构简单,被动提升了成像品质、畸变控制非常优秀,无论远近都不需要担心上述问题,并且具备f1.8的大光圈,可以拍出相当不错的景深效果;50 1.8加近摄镜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微距效果,50 1.8反接则又变成了个超级微距镜头,集以上优点于一身的它,售价只有550元RMB左右。
- 所以对于主要拍产品照或者人像的人来说,低端单反机身+50 1.8,再买一套便宜的室内闪光灯,就可以出很不错的产品找了,比如我。。。追求再多一些,添置一个60mm或者100mm微距几乎所有应用都可以通吃。
[backcolor=Black] 搭建廉价但专业的摄影棚 [/backcolor]
- 如果你的卡片或者微单有闪光灯卡口(热靴),并且支持手动挡(ISO、光圈、快门可以自行设置)那么恭喜你,你就可以只花费300多元,就可以搭建出一个摄影棚,拍出与我的评测图片效果差不多的成品。
- 从这里开始,我会从优质到不理想,逐一介绍几个典型光源下的拍摄技巧与效果,同时大家也可以体会到光源对摄影的重要性。
- 先从最理想的室内闪光灯开始。
- 室内闪光灯+柔光箱+支架套装
- 引闪器一套
- 可以充当桌子的任何东西
- 背景布(可以直接用白床单代替)
- 白纸(推荐挂历背面)


- 拍摄产品照的话,买130W或者150W的灯就足够了,另外亮度是可以通过旋钮无极调节的。
- 外侧是环形闪光灯管,中央是卤素灯泡。
- 中央的灯泡在闪光灯通电后是长亮状态,它的作用是让我们预览光线效果,并且提供一定的亮度让相机完成对焦。
- 外侧的环形闪光灯管,闪光灯被触发后电容放电,灯管会瞬间亮起产生强光,之后电容重新充电为下一次触发做准备。




- 拆下来之后可以看到,在内部还有一层提供扩散以及反射作用的布,柔光箱内部使用有纹路的反光材料,一切都为了提供出比较柔和的光线。
- 一般购买闪光灯都会有柔光箱组合,所以这里不需要大家单独纠结选购。





- 这个图片并不是因为镜头下半部分被什么东西挡住,而是在拍摄图片时,CMOS开始工作之后,闪光灯还没有亮,当扫描到画面1/4位置时,闪光灯才亮起,所以上半部分的画面才算正常,而明暗交界部分的柔和阴影则是记录了闪光灯由充电状态变为触发状态时的亮度变化。
- PS:CMOS上面的像是倒像,所以CMOS从上到下的顺序产生信号,而图片则是下面黑上面亮。

[backcolor=Black] PS下抠图的视频教程 [/backcolor] 使用屏录的方式为大家演示抠图的过程,闪光灯下拍出的图片最容易抠图,下面将会介绍的几种光源下务必在拍摄时注意阴影情况。 使用没有注册的屏幕录像专家实在抱歉。。。 视频战了渣浪,1920*1080分辨率,建议全屏观看。
[media=swf,500,375]http://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114559892_1251297990_aE7nHCtuCWTK+l1lHz2stqlF+6xCpv2xhGu2vlOmLAlQXAyYJMXNb9wG5CzTCcdL83oLHcwydP8i0hgkYKNa/s.swf[/media]
另外,抠图是一个从拍摄环节到处理环节熟能生巧的过程,只要多加练习就可以有不错的效果。
接下来介绍一下阳光下的拍摄技巧
[backcolor=Black] 使用日光拍产品照 [/backcolor] 阳光从理论上来说是最理想的光源,但是因为在拍摄时往往亮度不够,而且会产生阴影、不舒服的反光等问题,它还是没有使用室内闪光灯理想。 同时,因为阳光的角度时刻在变化,所以整个摄影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角度。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可以灵活移动的静物台,比如这样搭一套:









[backcolor=Black] 使用节能灯拍产品照 [/backcolor] 节能灯的色温是不需要规范的,因为可以通过软件把色温调整回来,在下一个使用浴霸拍摄产品照的章节中,我会教大家校正白平衡。 建议至少找两个节能灯来拍摄图片。 同样,首先搭建简易摄影棚:







[backcolor=Black] 使用浴霸作光源拍摄产品照 [/backcolor]
- 浴霸的绝对优势,它应该是一个家庭中功率最高的光源了。
- 所以亮度会非常理想。
- 但是相应的,你会感觉有一些难受,比如脖子被浴霸无情地炙烤。
- 这个方法相当怀念,因为426就是从这个光源开始锻炼提升摄影技术的,现在可以很清楚地记起来当时脖子被浴霸烤出水泡的感觉。。。







[backcolor=Black] 简单易懂的构图技巧 [/backcolor] 就算光线掌握理想、相机设置合适,如果没有好的构图,图片看起来还是很不舒服,比如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的图片:














如果有其他想法,欢迎吐槽,如果需要更多的细节,我会补充。
希望大家都可以拍出养眼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