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aigo迷子 于 2015-3-1 02:00 编辑
Benni 发表于 2015-2-28 12:50
说的好,Maigo迷子
其实可能你没有注意到帖子里的一句话:“……会考EJU(因为可以申请的日本大学多,除了 ...
看来有很大程度把您自身的特殊条件给纳入考虑了啊
在这我说的这些中国学生是土生土长而没有长时间在外国生活经历的学生
请您将您自身主体抽离 考虑一下您写这篇介绍的对象 那些看这篇文章的人 那些人会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分布 哪些人多哪些人少
多是一群没有长时间海外生活的中国学生 还是 多是拥有长时间海外生活的学生
是全部想要去读学部进而大学院博士最终成为教授成为一代学术泰斗的人 还是 有一部分想要学部结束就能工作最多就想读到修士不想进行最尖端学术研究的人
而我的观点是
对于想要从此进入日本非科研单位工作的学生(即中国大陆通常在说的想要从此成为日本人的人)来说,G30并不是一个好的路线。
关于您所言反对我“成绩=实力=能力” 请重视我的发言 其中并未有相关语句
若没有像拔尖的留美学生那样刻苦努力成为您看出此观点的依据 那我想是您解读过度了
所谓量变产生质变 努力刻苦的程度不够方向不对均会在一个考核标准当中成为这个考核标准中的差生
所谓雨天卖伞晴天晒盐 若雨天晒盐不就成为了这考核标准中的差生了吗?
但并不意味着我宣扬 成绩=能力
既然本没有这个事 何来反对之谈?
语言天赋这东西 我并未查过相关资料 探求是否人对不同语系存在不同的天赋 诚我的过错
但是现象还是存在的
韩国人学日语很快轻松(语法结构文化接近等)而英语就慢一点 德国人学英语很快而学日语就会慢一点
但以个人具有特殊性的例子进行整体的概括未免显得偏颇 不能因为有个人没有手而认定所有都没有手 如果认定了 那可笑滑稽
其次(这仅是我接触的8个高学历背景家庭的人的共性)LZ您作为高学历背景家庭出身 也许会存在潜意识认为除开研究就没有其他的进路 换言之 认为人都应当把研究作为使命去完成 而忽视了想要快点找到工作步入社会的人 在您的发言当中我时常能够感受到非研究不做的想法 也许是我个人的错觉
仅以我对LZ您观点的浅见并结合我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下总结
对于以研究为目的的学生来讲G30是一条好的途径;
但同时对于不想以研究作为毕生事业的学生来讲,G30并非是一条好的途径。
当然了 自身有能力的人完全可以兼顾日语英语汉语及相关学术活动中的使用 但不能把人人都当成拥有此种能力的人 毕竟人人均可 也就谈不上选择G30还是传统EJU了
另外贴金这个词 出自俗语 “别为自己脸上贴金” 原本意为给无端来以自己给自身提高价值 此处单取贴金意为争光 添彩并非贴钱等有关金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