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enni 于 2015-2-28 16:12 编辑
Maigo迷子 发表于 2015-2-28 11:33
如果对比EJU传统模式的人来讲 首先为何要选G30 换句话说选择G30的人是怎样的人
G30作为英语授课项目的初 ...
说的好,Maigo迷子
其实可能你没有注意到帖子里的一句话:“……会考EJU(因为可以申请的日本大学多,除了G30也有其他非G30学校可以申请)。”
这个帖子只不过是介绍有个新的方法在日本学习而已,没说它有多好多容易(……相对容易?暂时现在可能容易一些)。
可能从你的角度会看起来是一种逃避,但是我认识很多同样出国的学生也很想去日本学习但由于最初没有这个打算而考了其他考试没有实现他们的想法。我相信这样子的人也是不少的。
我认为是一种新的机会,可能性。(这都是大话啦……)
好,在这里我必须否定你的一个说法。可能你已经看到了我的“216的……逆袭?……日记”了(http://www.pc426.com/thread-74383-1-1.html),我个人从小不是在中国长大的,所以自然不是考神,也不认同“成绩=实力=能力“的说法,因为将来肯定会认识到考试成绩根本没有用,实力才是硬道理,并也想证明”成绩 =/= 实力或能力“,自然也没有把考试作为重点来看,但做了不少实验来证明自己(你说,有多少高中生有能力发表文章?而且还是科学文章?)努力的方向不一样,不是我不努力。(我也不是每天在家里玩游戏过的……)再说,现在G30还在幼年,没有硬性标准,将来就不一定样了……(我会很感谢在这里不跑题讨论谁的观点对了,谢谢)我也见过不少有能力的人怎么考试分数也上不去。你能说他们没努力,也不刻苦?
回到话题,我承认我的背景于众不同,能普遍用日语和他人交往。但是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很多想去日本的人基本上都是多少看过动漫日剧什么的。 所以就像你说的样子,其实潜移默化的已经多少有点基础了。估计对很多学生日语已经不是什么新语言。
同时看来你对学习一门语言看的太死了,作为在外国学习过很多外语的经验来讲,其实很大一部分语言不是书本上学来的(当然这个也重要)而是在语言环境和周围人士的影响下自然就被影响着学会的(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逼出来的……说多了自然脸皮就会厚,并不怕犯错),语感也是通过日常接触到的语言累积起来的沉淀而已,再说我不认为语言天赋分那么多种(我不是一个好例子吗?)。所以就要接触社会是吧? 说实话(我感觉)即使教课抓的很紧,这也是相对的。很多学校也是鼓励学生打零时工和参加社团活动(和日本人一起)所以很多时候接触社会的时间还是有不少的。(我爸的名言:我的日语怎么学的?没有人教,都是打工打出来的!)再说,日本人本来就不要求你说日语同一般日本人无异的水平能表达意思就行了,而且筑波大学的国际医学是研究为主的,将来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于医学研究有关的。说实话,做过科研之后你会发现,想要做更深层的科研研究你的英语更是要好,无论是在公司还是研究所,所有的最前端科学的文章绝对都是英语写的,在这个方面G30可是占优势的。而且在这个层次你说英语不能说绝对,但是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学到了这个层次不会英语(或者没法用英语表达的人)很少。
在这里说一下,G30不是特别喜欢美国人(欧洲人不清)因为在开展项目的前几年普遍成绩低下学分不足。一般欢迎亚欧大陆的人。
然后怎么说呢,提升国际化 不假就是他们的目的。但是”给母校贴钱的学术活动“这有点太偏激了,99%以上的学术活动对学校(国家)是亏钱的而不是挣钱的,都是做一些未来可能用到的东西(10年~20年之后,而且还是”可能用到“的东西,大部分没有用),学校是不拿钱的(除非出个诺贝尔奖和其他大奖,这样的几率又有多少?) 如果说给母校贴钱的话早就全开经济学什么的让学生当公司老板最赚钱……(学術なめんなよ……)
所以我感觉还是可以走一走的一条路,再说现在很多日本公司也开始接受国外人士,国际化也不是不可能。他可能不是最好,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差路。